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6o节(1 / 3)

刘诗纯是应届生,她俩其实只相差两岁。

这个小叶阿姨的称呼,实在没有必要。

自从她跟吴峥嵘结婚,她在大院里,尤其在东门这一片的辈分噌噌往上蹿。

好多领导家的孩子,都喊她小叶阿姨。

不过,有那机灵的会喊她小叶主任,这样的称呼让双方都舒服。

一家三口当场争论起来,刘诗纯铁了心想上清华,冷着脸听不进劝。

吴峥嵘没心情掺和别人的家事,他同事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他的孩子还没出生呢。

好不容易能过一天二人世界,他不想为别人的孩子耽误自己的时间。

于是冷淡开口说:“清华北大这种学校,能考上的,一次就中,考不上的,复读多少次都没用,进去了也是吊车尾。”

所有人:“……”

话糙理不糙,但你能不能别当着孩子的面说啊?

刘诗纯被他说得面色通红,眼里隐隐有泪光闪现,瞪着眼睛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招呼都没打一声,撒腿就跑出了门。

望一眼追出去的刘厂长两口子,叶满枝埋怨道:“你说那种话,多得罪人啊!”

“实话难免得罪人,”吴峥嵘无所谓道,“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帮你看看物理作业。”

也许是吴峥嵘的实话起了作用,也可能是人家自己想开了。

周一去上学的时候,叶满枝接受了刘副厂长两口子的托付,带着刘诗纯一起去学校报到了。

她那个名字老长的专业,与工业经济系的办公室紧挨着。

叶满枝将人送去办公室的时候,恰好碰到了好几天没见的陈莹,正捧着鼓风机,给技术课老师交作业。

“陈老师,你这几天忙什么呢?我们班选班委都没见你过来!”

“忙着炼钢呢,”陈莹将鼓风机交给老师,叹道,“我正要找你呢,咱们学校也要炼钢了,每个院系都要组织人手。工业经济系总共还不到两百人,这次你们大一新生也要参与进来。”

叶满枝想了想,问:“陈老师,咱们系里有会炼钢的学生吗?”

“你们班那个陈特冶不是当过炉长嘛?”

“炉长只是组织调配人手的,真正炼钢还需要技术人才,要是小高炉的技术不达标,钢铁杂质太多,即使炼出来也用不了。”

吴峥嵘去光明街的小高炉检查过,张勤简带人炼出来的钢铁有一部分能用,但并不适合656厂的生产需要。

陈莹正为炼钢犯愁,今年大三的学生要去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非常紧张。

“但各院系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咱们工业经济系总不能落于人后。”

叶满枝也不想炼钢,连本专业的课程都没掌握呢,她哪会炼钢啊!

她拉了把椅子坐到对面,踌躇良久后,建议道:“要是每个院系都自己建高炉,咱学校里会被高炉挤满吧?咱们系的规模不大,不如联合其他专业一起干,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呗。”

陈莹被她逗笑,“你看哪个院系是有钱的?大多数都只能出力。”

“那不一定啊!咱们的技术课上不是做了不少东西嘛,那些作业总不能交上去就堆到仓库里吧?”叶满枝往她刚交给老师的鼓风机上指了指,“可以把这些作业卖了换点现金或者焦炭,到时候咱们工业经济系出钱,让其他专业出力呗。”

第97章

叶满枝回班里转达了参与炼钢的消息, 当即便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响应。

尤其是男生们,全被陈特冶传染成了炼钢脑。

听说自己也能参与炼钢,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连夜写了十几张表决心的大字报。

见状,叶满枝暗暗在心里佩服陈莹有先见之明。

按照陈莹的意思, 为炼钢提供资金支持的想法挺好, 但部分同学对炼钢很有热情, 未必理解这种只出钱不出力的做法。

她们要是擅自帮大家做了决定, 兴许还要落人埋怨。

叶满枝望一眼热情高涨的男同学们,默默告诫自己, 要注意改变工作方法。

学校跟单位不一样。

在街道办的时候, 她只需要跟老张商量一下就能拍板了, 其他人都是负责执行的。

她当小喽啰那会儿, 也很少对穆主任和老张的决定提什么反对意见。

但学生干部不是真的干部,她不能擅自替同学们做决定。

“叶班长, 我给你安排个副炉长的职务怎么样?”陈特冶拿着本子走过来问。

“副炉长不是大三的黄志强吗?”

“咱们三个专业一起炼钢, 总共将近五百人, 只建一个小高炉太少了, 我建议先搞两个高炉。”

陈莹将另两个人少的专业拉来一起炼钢了, 两个专业名字都挺长, 一个是“机器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 另一个是“动力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

叶满枝笑道:“咱们三个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