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16章(2 / 2)

聊什么。毕竟这可是开发部门,说不得有什么内幕消息呢。

幸运的是工作人员也没拦着他。

对方问扶苏:

“是这样的,我们这边宣传口接下来会隔一段时间报道一些先进分子。您对这些企业比较了解,希望您能推荐一些人选。”

扶苏闻弦歌而知雅意:

“厦门的先进同志确实还是少了些,不过你放心,这都是暂时的。我这些天也在指导一些同志,以后厦门会越来越好。”

工作人员眉开眼笑:

“那就麻烦您了。”

像这样厉害的教授专家,能多指点几个本地企业家那是再好不过。

没办法,谁让大家都是头一次搞这种大生意,都在摸索阶段。厦门这头也希望大家少走点弯路,要是个个都能做大做强,那是再好不过。

宣传口就更希望全是正面案例了。

毕竟领导的意思是,每周至少挑一个企业出来宣传。又不能宣传重复的,这不就显得目标不足了吗?

小秦教授能懂他的意思真是太好了!

工作人员畅想着以后不缺宣传案例的美好未来,而后追着问了点细枝末节的问题。最后提到过几天他们还要去一趟百货商场,这是下一个先进案例。

扶苏点了点头,稍稍提点了两句。

虽然不能直接在文章里宣扬失败案例,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不过文章里还是可以夹带私货的,增加一些细节,委婉地告诉大家怎么样的操作是不可行会亏本的。

既然上头不希望大家创业失败,那该给的提醒还是要给。

扶苏帮忙把采访稿改了改,增加一些内容。譬如说厂长提起要找百货商场铺货的这一段,就可以增加一些警示语。

工作人员奋笔疾书:

“那我这么写,您看怎么样?”

扶苏接过去一看,只见纸上写着——

「记者同志问道张厂长为什么会想到要和百货商场合作,张厂长笑了笑,说道:

“这个社会是发展的,新事物有他存在的必要性。我一直觉得未来百货商场会越做越大,所以厂子迟早都会将货铺过去。”

“但是一开始,我觉得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紧急,想的是拖一拖,以后再做也不迟。可是秦教授点醒了我,让我意识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的时候拖一拖就会错过最佳时机,以后追悔莫及。”」

一段话不仅提醒了读者要勇于抓住机会,别拖延、别纠结。还提醒了一部分准备开场的企业家,千万不要放过百货商场这个渠道,觉得人家没有发展前景。

顺便拍了秦教授的马屁。

相信肯定会有很多意动了的人拿着这篇文章反复研读,逐字逐句的解读研究,把文章想要传达出的消息都一一吃透。

工作人员心满意足地走了。

厂长有些激动:

“我刚刚的回答没什么问题吧?”

面对记者提问,他超紧张的。

不过他自认为自己发挥得还不错,说了很多正能量的话,还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文采和风度,形象塑造得极好。

扶苏随口安慰道:

“放心吧,等文章刊登出来,大家肯定都觉得你是个特别有智慧的厂长。”

文章没几天就登报了。

全国上下都知道了张厂长这位人物,还对他口中频繁出现的秦教授产生了兴趣。好些人就起了心思,想着能不能也来厦门请教一下这位有本事的教授。

最快找来的是本地的企业家。

这回不需要扶苏主动上门推销了,那些人一个两个都带着重礼登门求教。如果扶苏愿意也去自家厂子做个特邀指导,那就再好不过。

愿意给出好几成干股的人当然没那么多,但是肯稍稍给一些股份的大有人在。

扶苏这个人就很现实。

你给我多少股份,我就给你提供价值多少股份的指导。所以到目前为止,百货公司还是在他这边得到指导最多的企业。

宣传口的工作人员前往百货公司采访的时候,对方负责人已经看过报导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