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3章(2 / 2)

己的统治!

武则天能宽容骆宾王的悖逆,也能再给陈子昂一次机会,她下诏将其召回京城,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固执。

【陈子昂开了唐诗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先河,为迷茫的文人们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唐代诗文的壮阔景象,盛唐文学把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主张作为理论指导,使得盛唐文学诗风变得壮阔大气!】

【陈子昂极力倡导“风雅兴寄”、“汉魏风骨”。其诗歌高昂清峻、雄浑苍凉、寓意深远,语言古朴苍劲,内容上贴近社会生活,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只有彻底的革新,才能让诗歌担负起时代的使命!”

【之后,李白继承了他“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了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

【经过初唐四杰与陈子昂的努力,诗歌的创作迎来了新的高潮,为初唐诗人的诗文革新画下完美句号的人便是号称“孤篇盖全唐”的——张若虚!】

李白惊呼:“此人好大的口气!”

高适:“这才是唐初,居然便有诗篇能够力压全唐!”

杜甫:“太白兄的《将近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哪个不是艳惊四座,堪称千古绝唱!”

白居易:“杜子美的诗才是唐诗之冠!”

苏轼:“张若虚是谁,吾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字!”

……

别说唐宋之人不信,直到元朝,这首诗都没有得到历代文人的重视。他们选取的诗集中甚至都没有出现过这首诗的名字。

直到明朝中后期的诗文选集才提及了这首诗与他的作者张若虚,到了清朝,所有有关唐诗的选集都没有落下过这首诗!

【张若虚在历史上的记载非常少,我们只知道在神龙年间,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名扬长安,并称为“吴中四士”,也就是江南四大才子。】

【他的事迹在《旧唐书·贺知章传》中略有涉及,他流传到后世的诗文只有两首。而我们对他的认识都来源于这一首诗——《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被誉为唐诗的开山之作,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享有“孤篇盖全唐”之名!】

平行时空所有文人都在盯着天幕,等着看被天幕盛赞的诗歌是何等的精妙绝伦,更多的人在等着给这首诗挑刺——

李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透过这句诗,李白似乎看到了一副壮丽的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江潮仿佛与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宏。这时,一轮明月随潮而生,春江纵有千万里,却都在月光的朗照之中。月光为地面的一切染上了一层银辉,如同一个神话般美好的世界……

杜甫:“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存在却是永恒的,人生代代相传,如同明月一般亘古永存。

仕途的失意,对未来时局的担忧,似乎都被这两句诗化解。

白居易:“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白居易想起了与自己远隔天涯的恋人,感触颇深:“一种相思,两地离愁,虽同照一轮明月,却无法相知。只能用月光来寄托自己的相思,和无限的离愁别绪……”

元稹:“分明是最简单的意象,他却写出了新意,将诗情画意与哲理情思融为一体,真是精妙!”

苏轼:“全诗营造了一副深沉、寥廓、宁静的氛围,自然隽永,宛转悠扬。”

苏辙:“诗人的感情是那般的热烈深沉,在诗文中看起来却又如此的平淡自然。”

苏洵:“全诗韵律转换自然,一唱三叹,前呼后应,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极具音律的美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