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24章(1 / 2)

“还有一次石敬瑭的妻子入宫参加宴会,想早点回去,结果李从珂却醉醺醺的问她:这么急着回去是不是要和石郎谋反啊!”

刘邦:“若是要下手削藩,就要一击必中!”

刘启:“除非你的实力能够压服对方,否则就不要暴露自己的野心。”

“李从珂还没有开始行动,就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忌惮之心,石敬瑭立刻开始从容应对!”

“石敬瑭一边装病,一边以契丹犯边的名义向朝廷索要钱粮,当做军备,李从珂就这样被石敬瑭骗了一次又一次。”

【为了削弱藩镇力量,李从珂效仿李从厚,想给石敬瑭换了个防区。】

评论区

“李从珂自己就是因为换防起兵的,他怎么敢的?”

“反正石敬瑭已经注定要谋反了,调不调动都要反,不如先下手为强!”

“从之后发生的事能看出来,李从珂显然没有做好应对叛乱的准备。”

李嗣源皱眉:“一个养子,一个女婿……”曾经都是他的心腹爱将!

现在,他只想把这两个乱臣贼子碎尸万段!

李克用幸灾乐祸:“你应该像我原谅我的养子一样原谅你的养子和女婿啊。”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李嗣源算是感受到了……

【石敬瑭在河东经营日久,自然不想失去自己的亲信部将,他本就不愿意服从李从珂的命令,直接拒绝调任,起兵反叛!】

石敬瑭:“皇帝不仁,居然派张敬达屯兵代州监视本王,就别怪本王不义了!”

【李从珂派遣张敬达,率领代州的大军进攻晋阳。】

【为了对付后唐的军队,石敬瑭向契丹割地称臣,他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并且以儿国自称!】

天幕下的观众大惊失色!

“什么!”

“称臣!”

“割地!”

“赔款!”

“儿皇帝!”

……

【对这种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行径,就连其亲信刘知远也表示反对: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称臣可以,但不能割地,只要给他们一些金银财帛,他们就满足了,若是将土地给了他们,将来必会成为中原的大患!)】

【然而石敬瑭根本不听,在桑维瀚的支持下一意孤行!】

始皇:“以朕看,这个刘知远还算有些大局观。”

李世民:“一时的输赢不算什么,但不能失去底线!”

刘知远:“若不是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朕也不必南北受敌啊!”

……

【正愁没机会南下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立即领兵从雁门关南下救石敬瑭,他发动偷袭,后唐军队大败,被杀一万多人。】

【公元93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

耶律德光:“观汝气貌识量,真中原之主也,吾欲立汝为天子。”

刘彻:“混账!我中原天子何时需要蛮夷册立!”

李嗣源:“石郎糊涂啊,如此一来,天子还有何威信?”

郭荣:“君子有所谓有所不为,为了皇帝之名,丧权辱国,何其可耻!”

无数君臣对此怒目相视!

【即位后的石敬瑭信守承诺,将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国土割让给了契丹……】

天幕上显示了燕云十六州所在的位置,唐朝之前的君臣无不拍案而起!

始皇惊怒:“是燕赵之地!”

蒙恬:“这可是抵御匈奴的最前线!”

刘彻:“幽云十六州是北部的天然屏障,失去幽云如同大汉主动放弃了河南(河套之南)之地。”

李世民:“一旦失去了燕云,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在军事上将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李绩:“河北平原一马平川,过了幽州就能纵马南下,直达黄河!”

【此举使中原失去了大片领土,契丹轻易占领了长城一带的险要地区。此后,契丹骑兵便可以长驱直入直到黄河流域,为中原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评论区

“当时卢龙节度使的赵德钧也想与耶律德光合作,图谋中原,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的支援,再次卑躬屈膝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称“儿”,因此被后人称为“儿皇帝”!”

“当时石敬瑭45岁,耶律德光只有34岁,叫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人为爹,石敬瑭真是跌破了下限。”

“如今的契丹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契丹人早已与汉人血脉交融,但在当时却是游牧民族对上农耕民族,是天然敌对的两方!”

“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割地赔款,石敬瑭因此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儿皇帝”和“卖国贼”的最佳形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