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大队一冲之下只怕也难能再剩下多少。
正当綦连猛笃定胜算在握的时候,冲击在最前方的部伍却发生了一些小意外,连续数骑在奔跑的途中突然栽倒于地,原来是陷入了敌人之前所挖掘的坑洞陷阱之中。而且这陷阱内还布置着一些尖刺短矛,凡有人马跌入其中,当即便被穿刺身死。
“陷阱小道罢了,不足为扰,继续冲杀!”
綦连猛得知此情后只是冷笑一声、未以为意,越发感觉到敌军当真技穷。
哪怕是没有陷阱,大队的骑兵在高速奔行之中也难免会有掉队、落马等意外情况,这都属于骑兵冲击的正常损耗,陷阱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伤亡,但因为魏军陷阱挖掘的乱七八糟,且坑洞多是狭小且浅,并不能陷杀大量士卒,杀伤力有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这是从他作为主将的视角而言,众将士们眼见到袍泽被当场陷杀之后,心内多多少少还是暗生警惕,冲势也略有收敛,不再像最开始那样奔放。
不过这种稍微的收敛对整体的气势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很快齐军将士们便冲入了敌阵之中。
魏军兵车散落阵中,一些齐军将士来不及转马躲避,索性便连人带马撞了上去。
可是这一撞之下却又发生了意外,这些兵车看似薄薄的木板箱壁被高速奔驰的人马撞上之后非但没有破裂开来,反而那些齐军将士受到巨大的反震力道,不乏人筋断骨折,乃至于七窍流血而亡。
原来这些兵车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车箱内装满了沉重的土石,而且被直接钉死在了原地。兵车本身又远比一般的车架更加的高大,车板侧沿同样镶嵌着锐利的矛锋,之前还被帐布刻意的遮掩着,远看平平无奇,入近才发现乃是一座座坚固高大又锋芒毕露的拒马路障。
齐军乍一冲入这车阵当中,猝不及防下单单撞死的骑士便有数百人之多。虽然数百伤亡放在这近万人的骑兵大队中也不算起眼,但却是全都集中在前部人马当中,冲锋在最前方的阵队直接伤亡过半,这对士气而言乃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绕开敌车,绕开这些敌车!”
袍泽用生命换来的教训,立即便让其他侥幸未死的齐军军众警觉起来,连连高呼示警。后方军众们收到这一提醒后也都各自小心,不再狂放奔驰,而是分道驰入这敌阵当中。
第1095章 贼力有尽
自南北分裂以来,便各自遵循现实环境而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战争体系,形成了南船北马的格局。
只不过南人所仰仗的战争器械也不唯战船一项,尤其是东晋以来不乏雄才统军北伐,而北方可没有南方那样密集畅通的水道可供利用,于是战车这种拥有一定运载能力和机动力,同时还兼有防护力的工具便又获得了重视。
讲到对于战车的运用之精妙,最为让人惊艳的战例自然就是宋武帝刘裕大破北魏精骑大军的却月阵。却月阵作为一种战阵,想要达成复刻固然是有着比较苛刻的限制,除了刘裕本身的战绩之外,很难再找到类似的战例。但是以车克骑的战术思路,却是非常值得参考。
尽管西魏也有着非常可观的骑兵编制,尤其李泰在击败突厥之后,大大提升了对于漠南和陇右的控制力,使得西魏的骑兵力量在过去两年里更加激增。
但是此番魏军远道来攻,攻城扩地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对于野战奔袭方面的需求并不算太大,再加上所行经的路线本身便多崎岖山道,更加限制了骑兵力量的发挥,以及后勤给养方面的限制,因此所携骑兵力量并非作战主力。
尤其是在当下的乌苏城南,西魏能够集结起来投入作战的骑兵力量不过只有一万余众,规模是要远逊于北齐。
因此在这场决战中,摆在西魏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抵消北齐强大骑兵的机动力、以及由此所建立起来的对战场的控场能力。如果这一点不能做到有效的控制,那么这一场战事西魏还没打便已经输了过半。
李泰之所以答应高洋要在铜鞮水河口展开决战,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铜鞮水和浊漳水天然的水道给骑兵奔驰于战场所造成的障碍。魏军依托于此两道河流,起码不必面临被敌骑环绕围困于旷野之中的窘迫处境。
当然河道也难以久恃,尤其今夏本就大旱,铜鞮水注入浊漳水的河口水流算是最为丰沛的,但所形成的河道宽度也不过只有十几丈罢了。
这样的宽度对普通人而言确可称得上是障碍,但对兵力强盛的北齐大军则实在谈不上是什么天谴绝途。只要战斗正式打响,就会有各种方法能够跨水而来。
所以战车便也成了李泰在此战中限制敌军骑兵力量的一大选择,之前他攻破江陵之后,本就俘获到了大量的南朝相关工匠力役,使得西魏方面舟车制造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早在旧年侯景之乱,李泰随军前往河洛地区时便曾凭着战车与敌军交战获胜,如今得到了南朝的技术和工匠补充,那自然就变得更加专业。
之前在进入沁水河谷交战的时候,他便用战车临时结营结阵,算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