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还是晋阳勋贵们所掌握的武力集团。如今晋阳的武装力量都被压制在晋阳周边难以释放出来,魏军又占据了邺城,之前北齐内部被压制的政治势力和各种诉求自然也就渐渐的滋生释放出来。
因为不能确定杨忠这一支人马已经进行到了哪一步,所以李泰也没有贸然的率军北上,以免给敌军以分头击破的机会,所以之前一段时间都是在加强针对河北地区的扫荡与控制。
由于之前段韶所部齐军行进半途又退回井陉,双方之间的一场主力会战便没有打成,高乐所部人马便又再次返回冀州,等到高琳率部支援抵达之后,信都城受困旬日终于告破,使得魏军进一步控制住了河北。
其他几路师旅各自也都有所收获,固然河北境内还是存在着渤海封氏这种召集部曲武装、固守乡土以观望时势的地方豪强势力,但是这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河北境内豪强哪怕暂时不肯直接归附魏军,也都只是蛰伏乡里,不敢跳出来对抗魏军。
当然更多的还是选择顺势而为、归降西魏,像是邺城周边的阳平、襄国、清河等诸郡都已经接受西魏的管辖统治,甚至魏军兵锋还未抵达的博陵、赵郡等地都有降表送来。
这些地区的归降还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态度表达,钱粮人货也都各有奉献。许多地方往邺城运输粮草,让魏军的军资给养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许多河北士民也都投身戎旅,准备跟随魏军一起作战。
河北的确不愧是人物汇聚之地,就在李泰抵达邺城这一段时间里,抛开城中本身所缴获的人物资源,单单在后续针对河北诸郡县的统合召集之中,便集结起来了将近三万名河北子弟。
这些子弟兵有的是原本类似乡团武装的郡县兵,有的则是豪强部曲,也有本身遭受北齐统治迫害的单丁游食。
在原本北齐的军事体系之下,这些武装力量都处于北齐军事的最下层,完全享受不到各种资源的分配,所以如今在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之后,便都选择加入到魏军的阵营中来,要彻底推翻北齐的统治。
李泰自然也清楚这当中充斥着大量贪乱乐祸的投机者,但是也并未禁止这些武装力量的加入。
因为一旦拒绝他们的加入、不将他们纳入一个整体进行统控,这些武装力量就会存留于郡县乡土之间,肆意的进行掳掠迫害。普通的河北民众则不能分清楚这些人与魏军的区别,会将一切战乱所带来的苦难都归咎到魏军的入侵上来,获取就会埋下仇恨的种子。
当然接纳这些人也并非一点意义都没有,虽然眼下这些人组织度还有所欠缺,有点乌合之众的意味,但也总算是营造起来一个人多势众的氛围。他们有些不受控制的行动,也能很好的掩饰隐藏魏军真实的行动轨迹。
随着魏军在整个河北地区的活动范围继续扩大,井陉方面的齐军则始终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这也让李泰越发确定杨忠那一支人马应该是给晋阳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让北路军免于孤军奋战,也为了最终诸路会师晋阳城下,李泰这才安排邺城大军向北而进。率先出动的便是各方来投的河北人马,他们诸路人马向北而去,魏军的精锐部伍则就潜藏其中。
井陉方面齐军固守不出,除了是要守住晋阳的东大门之外,大概也是要借此取得对河北地区的压制之势。由邺城向北一马平川,魏军大队如果全无遮掩的向前推进,极有可能会遭受齐军居高临下的冲击阻截。
可是如今有了诸路河北军众的掩饰,齐军想要把握到魏军主力的动态也比较难,如此一来前锋师旅就能在齐军眼皮底下建立起一个前进基地,以供邺城的主力师旅推进到井陉附近,与敌军展开大规模的会战。
第1243章 投书相诱
井陉乃是太行八陉的第五陉,西起阳泉,东至土门,绵延百数里山道都可以算作是井陉道的范畴之内。
与还要转道上党的滏口才能抵达晋阳的滏口相比,井陉与晋阳之间的联系要更加直接,自河北穿过井陉便可抵达太原盆地,也是太行山东西连接的最重要通道之一。
段韶所部齐军便驻扎在井陉一线,除了土门这一井陉道上最重要的关塞之外,如今魏军攻势猛烈的八缚岭、平都城一线也由段韶所部人马分兵驻守,主力人马则在段韶的率领下驻守于土门。
之前这一部齐军经过数次的往返折腾,结果到最后还是回到了土门这里,任由河北局势糜烂而无作任何举措,眼下整座大营中都弥漫着一股迷茫沉闷的氛围。
普通将士们对于这一系列的情况变化与反复无常的军令纵然心存疑惑,也都不敢直接发声质疑,随着河北局势进一步的恶化,就连私下里的谈论都不敢过于放肆,只是各自内心里难免盘桓着一股悲观的情绪。
一般的将士们不敢将内心的想法宣之于口,但也总有一些比较特殊之人没有这些顾忌。
傍晚时分,一名年方弱冠、仪容俊美的玉面小将率领几十名骑兵斥候自外奔行入营,辕门下马之后便阔步向中军大帐行去。
这玉面小将便是高长恭,在其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