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惯于在马上厮杀的好手,竟然没有骑马,而步行潜伏到了料石冈近处。虽然冲进定海军大阵的兵马折损殆尽,但蒙古人的应变竟无丝毫迟滞,就在河北猛安谋克军盘算着逃命的时候,数量不明的蒙古人已经做好了攻上料石冈的准备!
料石冈是周边数十里地的制高点,下方的原野也没什么复杂地形可供掩护。蒙古人的潜行再怎么小心,本来很容易被发现,遑论迫近如此了。偏偏河北猛安谋克军人心浮动,全都乱了套。
他们上午扎营的时候,分明在土岗东西两面分头树立了几个望楼,但望楼上负责眺望观察士卒也盘算脚底抹油了,哪里还顾得上防备?这一来,松散崩溃之众,便正好撞上了杀气弥散的狼群!
蒙古人发动进攻的时位置,和女真人极其接近。好几处道路和缓坡上,女真人几乎是直直地冲进了蒙古军潜伏之处,大批蒙古将士跃起的时候,距离金军不到五步,双方几乎闻得到对方嘴里的口臭!
这种距离上,就算蒙古军擅射,也顾不上射箭。他们纷纷抽出各种规格的刀具或铁棍、手斧,向着女真人杀去。
而女真人绝无还击之胆。大部分人连声惨叫,转身就逃。这些人一旦往回去,就撞上了土岗高处还不断往下奔涌的人流。结果人和人挤在了一起,很多人不要说脱身,就算他们幡然醒悟,想要转身拔刀抵抗,好像也做不到了。
蒙古人继续迫近,追着女真人逃跑的身影不放。他们纵声狂喊,挥刀砍杀,张弓抛射,不断向混乱不堪的女真人施压。
他们甚至能够精准地发现河北军中偶尔出现的几个勇士,迅速将之杀死,随即就以更大的威慑力逼迫所有人逃跑,其情形恰如狼群驱赶羊群,其场面于女真人唯有惨烈;在蒙古人这边,竟显出几分从容不迫。
第五百五十七章 倒卷(中)
料石冈东面,戊字第四第五都驻守的高坡下方,因为正对着夕阳的缘故,光线还挺亮堂。但原本用来安置粮秣辎重的营地内部还是点起了一些火把,好些将士进进出出,身影动摇着火光,往周边散开了暗影和暖色夹杂的斑驳色调。
营地里头零散几处帐篷,适才都被拿来安置定海军阵亡将士的遗体了。
郭宁仍然率部与蒙古大汗对峙着,不过天色将晚,留给蒙古人发起再一次猛攻的时间已经很短了。虽说马有夜眼,但人在夜间的视力毕竟受限。到了晚上,蒙古人顶多能动用几百精锐做些小规模的渗透突袭,想要展开数千骑甚至更多的兵力,执行他们那种高速、多变而精密的穿插,可能性实在不高。
所以,定海军一边戒备,一边趁着黄昏时分,稍稍收拾了自家军阵。
方才的战斗中,蒙古精骑突入阵中,被杀死了无数。而定海军的死伤也同样不小,因为战场直接就在军阵的内部,这么多的尸体如果一直堆放下去,既不便兵力调动,也难免影响己方的士气。
所以郭宁专门调了一队士卒,把蒙古骑兵的尸体扔到野地,再把己方阵亡将士的遗体安置到高坡下方的营地里。这处营地,本来是郭宁和亲卫们准备入驻的,周边的环境不错。
将士们的遗体暂时安置在此,待与成吉思汗的战事告一段落,会有专们的辅兵砍伐木柴焚烧遗体,再把骨灰送回山东,或者交给死者的亲属,或者安置到莱山的英烈祠。
这些都是军队里明文规定的,也有标准流程,办起来很是迅速。
只不过负责去安置遗体的将士们,难免有点惆怅。
这处高地控扼大军侧翼,负责坐镇此地的,是汪世显麾下的猛将张惠。这会儿张惠从一具具遗体前头走过,看了看第六都冯都将的尸身,久久不语。
这位冯都将和张惠一样,都是逃亡到中都的败兵出身,在胡沙虎篡逆身死之后,归于郭宁帐下。投靠郭宁之前,两人就曾在战场上互相托付性命,荣辱与共。此番郭宁率部重返中都,冯都将与张惠闲聊时还曾感慨,说自家这也算衣锦还乡。
不料抵达中都后的第一场恶战,冯都将就战死了。想到他家中尚有娇妻幼子等待,张惠下了决心,回到山东后必得出面照顾,不能让老伙计的孤儿寡母受了委屈。
正在思忖间,山坡高处急促的号角声响起。
张惠立即箭步向山坡上直奔,脚步还没站稳就厉声喝问:“什么事?”
不待部属们回答,他便注意到了对面料石冈上的局面。
那片高地上的女真人,本来旗帜招展,队列森严,立下的营寨也一板一眼,颇有几分强兵模样。
这支女真猛安谋克军护卫着郭宁的“辎重队伍”一路北上,沿途虽没打过硬仗,但确实在短时间里击溃了好些蒙古附从军。张惠等人固然自矜,但也都觉得仆散安贞在练兵治军上头确有一手,这支猛安谋克军比他带到山东清河镇的兵马要强不少。
但这会儿,整片料石冈上的连绵营地,处处都如冷水撒进热油锅一般沸腾。
张惠听见金军营地东面,有剧烈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又好像能听到有女真人的大将怒吼着,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