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无论蒙古人从哪里攻打,都能从侧面和后方施以有力反击。
另外,今天的战斗给定海军造成了相当的死伤,在原野上展开以步对骑的大战,也使将士们消耗了巨大的精力。所以必须立即修筑牢固的营地,才能使伤员安心治疗伤势;明日作战的时候,各部如有疲惫的,也能及时脱离战场,回营恢复体力。
赵决走到半程,便在星空下看到郭宁所在的军营。军营并不大,但依托车阵,很是严整,横平竖直的方块式营区一座座连在一起。正军们已经吃过了饭,各个营区的帐篷里都响着震天鼾声。营区外围,照明的火光连成一片,映出清理甲胄的阿里喜们像工蜂般的忙碌身影。
火光照耀范围的边缘,一队队骑士在营地间沿路,时不时呼喝军令口号。
这样的戒备很有必要的。
因为就在远方的原野深处,有萤火虫般的光点在飞舞闪动。那是蒙古军和定海军的哨骑在原野间追逐。光点的移动,就是骑兵在策马奔驰兜圈,夜风中甚至能听到弓弦弹动的声响。
哨骑们彼此搏杀,通常是一对一,最多不过骑对战的规模。一旦分出胜负,同时也决生死,双方都不会犹豫。
定海军的哨骑,很多都是赵决一手训练出来的。但老实说,论起骑射本领,怯薛军随便出个拔都儿,对着定海军中有名的将校都不落下风,定海军的哨骑们普遍要差一个档次。
白天大军厮杀,骑兵有军阵倚靠、有步骑配合,也还罢了。晚间作战,凭的是骑射本领和运气,哨骑们吃亏就很难免。赵决估计,一晚上下来,己方死伤十几二十人是难免的。
两年前,十几二十人的死伤,代表了赵决所在的某股溃兵走向覆灭。但现在,在定海军和蒙古军各以上万人主力正面对撼的时候,这点死伤完全不能让赵决分心。
赵决连连催马,沿途报上口令,直入中军。
“宣使,我们各处遍寻,不见仆散安贞的踪迹。按照料石冈那边检点战场尸体数字推测,蒙古军攻上料石冈以后,死伤并不大,却很快就主动退走。我们估计,仆散安贞可能落到蒙古人手里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 时机(上)
战后郭宁先往各部巡视一圈,鼓舞了一下士气,又督促军医赶紧医治受伤将士,最后才回到中军,召集将校们进行战后会议。
这种会议并非只有运筹帷幄,而是繁琐芜杂异常,所以郭宁在外帐接见赵决的时候,时不时揉一揉眉心。看起来,他的精神不是很足,似乎比亲自上阵厮杀过还要疲惫。
听了赵决的禀报,郭宁皱眉想了片刻,示意赵决落座。
随着地位越来越高,实力越来越强,虽然郭宁始终自视为武人,但战斗或者战争,其实在他的脑海中所占的比例在渐渐减少。哪怕是此刻,面对着成吉思汗这样的可怕敌人,也是如此。
在战斗中具体负责每一处厮杀的,是郭宁提拔起来的军官,将士们所进行的战术动作,也都来源于平日里千锤百炼的训练。郭宁除了打起精神,始终准备应变以外,甚至都没有发出过几次号令。
既然出兵中都,就随时会面临复杂局势,郭宁正是为了在复杂局势中周旋取利而来,对此早有准备。这一天的对峙和战斗过程中,让郭宁凝神关注的,自然是和怯薛军的厮杀,但让郭宁紧张的,倒是对河北猛安谋克军的处置。
仆散安贞本人,和他辛苦操练出的河北猛安谋克们全都是银样镴枪头,轻而易举就成了蒙古人利用的工具。这几乎是战场上唯一一次意料之外。
战场厮杀的时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郭宁深信这一点,所以他干脆利落做出应对,派遣兵力急速出击,力求抢在蒙古军之前控制高地,扼住那些女真人狼奔豕突的骚动势头。
在定海军与蒙古精锐对峙的时候,这是战术上极其正确的决定,也是在那瞬间唯一正确的决定。
但这个决定落到实处,难免有些出格的地方。何况郭宁下令的时候,唯恐部下投鼠忌器,直接放了狠话?
张惠是猛将,兴冲冲领命厮杀。刚出发时,部下还连声呼喝,说是来协助守备的,待到撞上女真溃兵如潮涌来,将士们立刻就刀剑相加,硬生生杀出了前路通畅。
张惠所部冲上料石冈以后。所经之处,尸积遍地,血流成河,将士们密集踏过尸体,把地面踏得泥泞。赵决带人清点战果,发现张惠那七百多人手底下,足足多了两千多条人命。这些,有人及时禀报给郭宁,郭宁全都知道。
女真人死得不冤。
战场厮杀的规矩如此,你自己怯弱如羊,就要做好被屠刀砍过的准备。
问题是,按照定海军本来的方略,对河北,对朝廷,都应将他们拱在对抗蒙古的一线。在东北内地已遭隔绝的情况下,持续促使仆散安贞榨出女真人最后一点武力,将之投入到中都坚城周边。这样就同时消耗了蒙古人和女真人,对身处山东的定海军政权来说,最是有利不过。
这个方略执行了大半年,定海军也扎扎实实地拿了大半年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