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374节(2 / 3)

连连点头:“金将军你知道么,女真人的祖先名唤函普,乃是个高丽人,所以女真各部,都是我高丽王国的旁支。奈何他们野性难驯,反而欺压我国,屡次兴兵与我们交战。由此金国才有了婆速路、曷懒路、速频路、胡里改路,而我高丽王国想要恢复故土,就要从现在开始一步步地做起!”

说到这里,崔俊文用力拍了拍金明德的肩膀:“我举兵来此,正要依赖将军的勇猛,展现我高丽凌然不可辱的气势!”

“包在我身上。”

金明德抬手敲击胸口的甲胄,以示雄武:“看这附近田亩废弃,人烟离散的模样,金国已经衰弱了,我绝不怕他们!”

“好!”

崔俊文连连鼓掌赞叹。

金明德说得没错,确实不用怕。

听说中原的女真人在败给了黑鞑以后,骑兵非常紧缺,而听开京那边聚集的宋国海商说,东北各地的女真人为了赚钱,把大批战马都卖到了宋国。这次跟我来的龙武军骑兵,个个都是精锐,足有三百骑。凭着这股力量,怕谁来?

要去当真打仗,自然不行。可如果只要在金国使者面前抖抖威风,那很容易。至少,比那些和契丹人厮杀的同僚要轻松太多了。

这时候,前队骑兵来报:“将军,我们迎上女真人的使者了!”

“他们有多少人马?”

“二十余骑。正在前方五里的坡地水环处休息。他们让我带了使者的银牌为凭,交给将军验看!”

崔俊文验过银牌:“原来是个左右司的郎中。”

他目视金明德。

金明德挺胸催马:“我带一百骑去,将他们拘来!”

“咳咳,是请来,请。金将军,你得这么这么说。”

崔俊文连忙把话术交代过了,金明德哈哈大笑,手一挥,就带领骑兵鼓噪而去。

骑兵奔行如风,须臾就到前队所说的坡地水环之处,果然见有二十余人,他们将马匹拴在林间,任凭吃草,又在道路的一侧地势稍高的几株大树下铺开毡毯,摆出午休用饭的模样。

金明德纵马向前,任凭马蹄腾踏出烟尘,呛得那队在毡毯落座之人连声咳嗽。

“诸位便是上国的使臣么?高丽国龙武军中郎将金明德,特来迎接!请上国使臣们随我来吧!”金明德亢声喝道。边上的通译也跟着大喊。

李云挥了挥手,隔着烟尘,看看那个高踞马上,满脸络腮胡子的高丽人。

“此地乃是大金国婆速路,你们纵要迎接,也没有擅自深入大金国境内的道理。”

金明德哈哈大笑:“上国使臣,我们听说近年来上国境内兵戈不停,十分危险,所以特地迎接得远些。这些地方我们本来也很熟悉,上国使臣放心,有我们在,沿途的安全就不必忧虑了!走吧,走吧,咱们这就上路!”

“原来如此,倒是劳烦贵国将士了。”

李云点了点头,平心靜气地道:“有人护卫,自然是好的。不过,金将军你别急,稍等一会儿。”

第六百三十一章 道理(上)

“等什么?”

金明德侧身听通译讲过,不禁摇头:“上国先前的文书里头,说贵使来的很急,要我国尽早安排接待呢!从这里到开京,那路途甚是遥远,如果让我国的国王,还有当朝崔相等的久了,那就不好!”

说到这里,他又忍不住道:“上国使者可知道,我国的崔相,去年刚进位壁上三韩三重大匡、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上将军上柱国,其权势和富贵,都是天地开辟以来,人臣之家所未有也!”

先前他说的几句,是崔俊文教的,这句话,却是他自己想说的。

原来高丽的权臣崔忠献掌权初期,正是大金章宗皇帝承安年间。

此前数十年,高丽的武班权臣正如走马灯一般更换,人人都把高丽国王当作傀儡,动辄废立。这些武臣另立新王以后,往往主动到金国请册封,以确认其国内的合法地位,旁证武臣执政的合理性。

但金国自然也会怀疑其新王得位不正,故而曾经多次遣使调查高丽国王的更替问题。执政的武臣则通过欺骗和隐瞒的方式蒙混过关。问题是,经常出现上一位国王总算蒙混过关,新一代的武臣崛起,宰了前任,再度废立国王的情形。结果调查前一位国王即位情况的使者刚回中都,高丽的局面再度天翻地覆。

到大金章宗皇帝在位的时候,这种局面顿便让章宗皇帝不满。章宗颇通儒学,重视君臣之序,他在朝中对完颜氏的贵戚宗王都狠狠压制,哪里会看上这种边鄙小国的权臣?

当时崔忠献杀死了前一任的武臣首领,随后连续废立三任高丽国王。因为大金的立场明确,所以他干脆就不向宗主国告丧、告退位,大金也因此不派敇祭使和慰问使。用这种举动表示对权臣擅举的反感。

大金的这种态度,自然给崔忠献造成过一点麻烦。但这几年里,大金自己军政皆蹙,各地兵荒马乱,尤其对东北内地的控制大大减弱。高丽君臣看在眼里,也就对大金国的态度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