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422节(2 / 3)

他们的厉声呼喊引起了更远处宋人弓箭手的主意,数十支箭矢也被抛射过来。

但宋人们已经没机会了。冲到塘陂前头的乣人骑兵已经拨马回头,开始扫荡低处埋伏的弓箭手们,空中落下的箭矢立刻就变得稀疏。而后队的骑兵则争先恐后上来掩护完颜陈和尚。

好几名羌人、乃蛮人或者畏兀儿人用各种口音大嚷:“提控,上我的马!”

更多的骑士冲了上来,乱刀齐下,把突袭的宋人全都砍杀。

最后一个宋人士卒身上多处负伤,一条胳臂飞了,肚子也吃了一刀,有个极大的伤口裂开。但他似乎没了对伤痛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会死,硬是一步步地继续往完颜陈和尚的方向冲锋。

“金狗无信,犯我疆土!狗贼!”他的两眼简直要喷出烈火,一边冲,一边喊着。

旁边一名骑士唯恐完颜陈和尚不快,连忙再砍几刀。

越是急,越是不容易发力,几刀下去,这宋兵的脸和脖子血肉模糊。

他依然在叫喊,但声音很闷。每次叫喊,脖颈有血和泡沫喷出来。一直到完颜陈和尚换了战马往下俯视,他才摇摇晃晃地倒了下去。一直到死,他眼里的怒火都在。

完颜陈和尚轻笑了两声。

方才的某个刹那,他忽然知道了南下以来的古怪感受来自哪里。

这些宋人们看着完颜陈和尚的眼神,就和完颜陈和尚当年怒视蒙古骑士一般无二,不止有仇恨,还有悲苦、愤怒、不甘。当年与完颜陈和尚对视的蒙古人,眼里则充满了野蛮人的贪婪嗜杀。

这些宋人眼里,难道我大金便是贪婪嗜杀的野蛮人?

按说没这个道理,我大金上承汉唐制度,自成中原正统,南下攻略乃是以正讨逆……可这趟南下是为了掳掠啊,掳掠又算什么“正”?

完颜陈和尚猛地摇头。

得了,得了,这些话已经没法信,这些道理也没法细想。完颜陈和尚有点后悔,觉得自己不该读那些汉儿的书,以至于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能信什么。

方才他还怒斥了一个宋人俘虏,告诉他女真人也一样饱读经史,深知忠君报国的道理呢。问题是,当年他应该忠的那个“君”,现在在哪里?从中都一溜烟地跑出来,难道就算“忠”了?

太多的事情闹不明白了。反正,这世上的道理和当前局势一样,全都已经乱套。只有刀枪是自己的,也只剩下冷冰冰的武器值得信赖。

完颜陈和尚抬起头来,见左右围拢,连忙道:“我没事,我们继续!”

就在众人催马的瞬间,距离战场数里开外,一名宋人老将淡定地摇了摇头,说了句:“收兵。”

第七百二十二章 连锁(中)

“收兵?金人已经乱了!”

老将身旁,一名宽袍文官惊道:“许都统,咱们正当追亡逐北,焉有收兵的道理?”

宽袍文官身旁,又有数人应和:“正是!眼下我军势强,正兵奇兵皆起,正当驱北虏如羊群,一举荡平!”

这些人全都是有品级的官员,渡江时随行的车驾舟船极盛,在场许多将卒都曾经去列队迎接的。故而听闻他们嚷嚷,传令的小卒竟不敢动。

老将全然不受影响,平静地重复了一遍:“收兵。”

传令兵这才奔走。

正如完颜陈和尚所料,这一路金军既然深入境内,尚有胆量阻击的,唯有近来调驻无为军的建康府御前诸军。这支兵马乃是大宋御前十路屯驻大兵之一,向为大宋边防的主力,也是开禧年间北伐的主力。

此时被唤作许都统的,便是南朝的悍将许俊。他的职务名头很长,唤作:武功大夫、吉州刺史、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兼权建康诸军都统制司职事。

许俊的身材不高,但体格壮实异常,而且腰背挺直,精神健旺。隔着远些看,压根感觉不出将近六十岁的模样,只有颌下胡须都花白了,显出一丝老态。

他是绍兴年间从北方南逃的归正人后代,自幼就一直当兵,淳熙年间曾经到荆湖、广南等地转战,为朝廷剿平了许多乱贼,跟随过那位在归正人里鼎鼎有名的辛稼轩,见识过“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的豪迈手段。

对于归正人,朝廷素来有些忌惮,许多人觉得,此辈名曰忠义,实则桀黠,如果提拔他们来防备敌寇,恐怕防备敌寇的人比敌寇更危险,所以辛稼轩一直郁郁不得志。

许俊也是一样,直到开禧北伐的时候,各路名臣宿将一个个地打了败仗,他们丢官者有之、罢职者有之、在战场上掉脑袋的更多。这才轮到年过五旬的许俊以一个统领身份上阵厮杀,在危殆局势中立些功勋。

当时在两淮和许俊一同鏖战立功的将校们,如毕再遇、陈世雄等人都是五十来岁年纪。到如今,毕再遇和陈世雄各顶一个提举宫观的名头,在南方自在悠游地养老了,只有许俊是个倒霉的,又被顶到了厮杀场上。

这场争战又来得格外蹊跷,这几日里,军中对此多有流言和猜测。

听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