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崔瑀试图与尹昌联手,或者利用尹昌的身份,在开城里攫取一时的优势,那未免交浅言深,期盼得太多。两家一旦合作,也必然引起诸多方面的关注,甚至提前引爆开城的局面。
但区区几个大夫,对尹昌来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并不为难。而这点小小合作结成的善缘,或许到了马球大赛的时候,真能有些便利的地方,亦未可知也。
最关键的是,若寻找高丽本地的医官,万一撞上哪一方的暗桩,泄露底细还是小事,被灌了毒药都不是不可能。而崔瑀早已派人核查身份,确认尹昌部下的这些大夫、账房之类闲杂人员,都是尹昌从宋国礼聘来的,这辈子都没踏上过高丽的土地。
尹昌一行本就和高丽局势隔着一层,这些宋人大夫又和尹昌隔着一层,有这两重间隔,崔瑀便能放心用人。
丁郎中咳了又咳:“这些高丽人是先给了钱的。东家说了,那些钱财都算我们的,他分毫不取。另外,高丽贵人还有额外谢礼……”
“大晚上的,这么多人要看过,那是钱的事吗!”有人嚷了一句。
“此地的主人乃是高丽国屈指可数的大人物,手头豪阔无比。就算不谈钱,咱们这些寻常人能和高丽贵官结个善缘,总不吃亏。况且谢礼马上就给!”
“谢礼有多少?”
丁郎中伸出两根手指,笑眯眯地道:“每人二十贯,都是响当当、亮堂堂的铜钱!今晚这一场忙过了,还有!”
二十贯不少了,戴大夫咂了咂嘴。
陈自新捋起了袖子,把袍角塞进腰带里:“罢了罢了,医为仁人之术。眼前这些男女想来也没什么疑难杂症,不过是些皮肉伤或者体格亏虚,我们分配下任务吧,这就开工!”
与此同时,负责馆舍的官员也摸了摸自家袖子里沉甸甸的几个小包。
听得小包里金属碰撞的细碎轻响,他有些感慨地对身旁亲随道:“看来,这些汉人大夫都是神医啊。才一晚上,就被请出去六拨人!然则每一拨人出去,都要行踪隐蔽,委实不易安排。”
第九百六十一章 神医(中)
高丽建国以来,先后面临诸多强敌,但却能维持数百年国势不堕,还不断吸纳和同化周边异族移民,拓展疆土。这实实在在地得益于高丽对中原制度的完整复制,以相对完善的军政体系,带来了韧劲,弥补实力上的不足。
便如开城内外,除了城墙的走向不得不因地制宜以外,夜里的宵禁制度完全照着中原王朝照搬。值守城门的军队、盘查道路的吏员乃至打更报时之人还都来自不同的衙门。
那负责馆舍的小官儿,虽说提前给车队安排了能够错开巡逻队伍的路线,可车驾前的照明烛火虽用厚布覆盖,真能瞒过附近城楼上的军士么?车轮粼粼之响,真就连近在咫尺巷道都传不过去么?这不是一支车队行进,是前后六次,六支车队分头往来!
按照常理,这些衙门各自对着上头的都房、枢密院、留守府等机构,而这些机构又或多或少被各方渗透,这样的动静很难隐瞒。
“你们猜,馆舍里的蠢货现在做什么?”
“办同一桩事,拿几家的好处,这会儿他们应该正乐滋滋地点钱。”
“哼哼,馆舍就在大路边上,深夜里六支车队来回,瞒得了谁?若不是咱们特意装聋作哑。这馆舍里今晚就要血流成河,谁也别想拿好处!”
城楼上,当值的军官买了酒肉,正和此地数十名亲信部下喝酒吃肉。酒是好酒,肉也是难得的大块牛肉。在土地产出贫瘠的高丽,将士们日常以腌过的烂白菜果腹,便逢年过节也吃不到这样的好东西。这会儿将士们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便懒得追究,还有人没心没肺地嘲讽几句。
“毕竟馆舍里都是大夫,还是中原来的神医,看个病怎么啦?就算上头全都知道了,怎也没到血流成河的份上。”
军官陪着大伙儿吃了几口,又额外解释了一通。
其实谁会多事?谁会刻意去把这些事闹腾大呢?
军官忍不住摸了摸自家腰间,那里同样塞着好几家给的钱财。可以啦!不错啦!
馆舍里那些人为了捞点好处,还得费心安排人进进出出,军队里省事多了,当军官的,只要把值守城门的伙伴们聚集起来,吃顿好的就行。
真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大事,那些大人物的亲信们,自然会盯着。普通人掺和其中做甚?这几十年来,执掌朝廷的武臣你杀他,我杀你,走马灯似地换了一茬又一茬,底层高丽人因此死伤累累,可森严的体制又使底层捞不到任何好处,他们早就厌倦了。
说到底,这会儿各家也只是找些医官而已。北来游民的武力,现在家家都有,谁也没落后。眼看就要让他们在马球大赛上打生打死,给点好处总是应该的。酒肉起码得有,治一治伤病,补一补元气也断然少不了。
每一家都这么想,每一家都这么办,每一家也都知道,其它各家在这么办。到最后,他们想要隐藏的秘密也根本不是秘密,大家都在掩耳盗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