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完这些卡牌后,赫尔曼随即联系了之前合作的印刷厂——由于他自己的印刷厂没有能力制作这种复杂的彩色印刷,他早早就和那家厂商预定了时间,现在正是送过去的好时机。
印刷厂的主管接过卡牌,细细端详着,忍不住感叹道:“它们看起来简直就像《海伦》的绘画风格。”
“现在市面上的卡牌大多都是这种风格。”雕版师傅插话道,他看到这些正经的角色,不由得松了口气,庆幸道,“还好他们的衣服好好地穿着。”
之前印《自然》的时候,他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得雕刻这样的版画。
“有几张在绘制中,”赫尔曼提醒道,“暂时没有送过来,那几张可能就是你想的那种。”
雕版师傅深吸口气,苦笑道,“我就知道。”
“这些和《海伦》的ssr不一样,”赫尔曼大方地道,“并不是限量的,如果你们喜欢的话,可以留下几套。”
雕版师傅连连摆手,“我真不用。”
在赫尔曼的哈哈大笑声中,万神节悄然而至,爱德华已经提前预告本次亡灵游行将有“超人”的登场——在剧院团队和魔术师的集思广益之下,他们总算想出一个能让二十米巨大超人现身的方法。
艾琳娜提供的建议打开了他们的思路,绘制成画布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其视觉效果受限于平面的材质,没办法展现立体的效果,始终不够完美。
于是,一位道具师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且低成本的替代方案:用巨大的气球充气,形成超人轮廓。这个点子一开始似乎很有创意,毕竟气球容易获取,成本也较为低廉。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方法非常容易受风力的影响,一旦风大,气球就会摇晃不止,超人的形象可能瞬间变得不成样子。
最终,还是机械装置团队的想法被大家一致认可,那就是用木质材料搭建一个大型框架,然后用布料或纸张覆盖,形成超人的形象,虽然这一方案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但它的稳固性和立体效果是最理想的选择。爱德华在听到这个提案后,毫不犹豫地拍板定下:“就这个了。”
在众人面前他看似定得很帅气,但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作为卑微的打工人,还得悄悄询问艾琳娜的意见。
艾琳娜没什么意见,她主要担心——“时间会不会来不及?”
确实,要在短短时间内搭建出这样一个高达二十米的巨型框架,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爱德华的压力瞬间增大,他一边忙着与帕利斯歌剧院的经理谈判,一边赶紧联系小叔,拿到所需的行政许可。除此之外,他还得召集各方面的人才,包括工程师、建筑师、艺术家等,来共同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仅凭一个剧院团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欢乐剧院广发邀请函,邀请各界人士参与到这一盛事中,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各大报纸的注意。
“……在今年的万神节庆典即将到来之际,欢乐剧院宣布今年将呈现一场特别的亡灵游行——一位二十米高的“超人”将会震撼登场!此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全城的目光,伦敦的上流社会纷纷表示对此事件的极大兴趣,期待一睹这一宏伟场面的真容。”怀特俱乐部,欧文询问道,“真的吗?他们真的要做一个二十米高的超人?”
除了一些重要的政府大楼和教堂,普通的住宅和商铺通常只在三到四层之间,二十米几乎是它们的一倍那么高了,更不用说在卢恩顿河的南岸工业区,只有一些低矮的单层仓库、工厂,那就是六倍的高度差,对比肯定比北岸的冲击力要大得多。
“是的,我听说几位有名的工程师和建筑师都参与了进去,”他消息灵通的朋友说起那些人的名字,“不得不说,这样的巨型建筑如果真能建造起来,不管是从视觉冲击力,还是从实现的难度看来,都是震撼人心的。”
在工业革命的时代,社会对“奇观”和“壮丽”高度推崇,从大规模的工业博览会,到各类大型展览,都强调着技术的惊人进展和人类的创造力,一个20米高的超人形象,必然会被视为这个时代精神的象征——宏大、震撼、充满未来感。
“真是难以想象是谁想出的这个点子。”乔治不禁感叹道,“我这一辈子都没想到过,居然能建造出这么巨大的东西。光是听起来就像是孩子的呓语,没想到欢乐剧院竟然真把这个计划给推动起来了……而且,花销肯定不小吧?”
“他们今年凭借超人赚的钱足够了,”朋友开玩笑道,“甚至绰绰有余,再说,第二部戏不是也在上演了吗?有个这么大的超人,肯定会吸引更多观众去看第二部。”
“之前我一直觉得《超人》投入的成本应该比不上大歌剧,”乔治摇了摇头,笑着说,“现在看来,只是它们所花的地方不一样——亡灵游行这种活动居然已经举办到第三年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刚开始亡灵游行出现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这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持续多久,游行的道具、服装、魔术效果,集市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赚的钱就集市小摊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