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983渔耕山海间 第288节(2 / 3)

体花色是一种云锦纹。螺的两唇向内里卷,边缘有一排整齐得如同牙齿的花纹。

梁自强越看越确定了:红牡丹!

无论是庞家辉那本图册上的介绍,还是上辈子海洋节目中看到的信息,都与手掌中这枚精巧的螺壳高度重合在了一起。他相信自己绝对没有看走眼。

自己在深海环礁遇见的,居然是一枚大名鼎鼎的红牡丹宝螺!

红牡丹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常在岛礁附近的海底栖息,有时喜欢躲进礁石块的下面、空隙间和洞穴内。

一开始人们误以为这种螺只在几个小国的海域少量存在,但后来有人发现,其实在我国海域也有踪迹出现,只是数量稀少而已。

说它大名鼎鼎,是因为普通渔民也许不认识它,但对于真正懂贝壳、螺壳的人来说,它却是如雷贯耳的存在!

按照庞家辉那本图册上的介绍,这种宝螺价值能超过成色普通的贝珠、鲍珠。形形色色宝贵稀有的螺壳中,红牡丹宝螺是能够排在至少前十的。

稍稍用海水洗了洗,螺壳更见光彩照人。收好了这枚螺壳,现在他呆在环礁暂时都不想走了。

毕竟这片环礁无论地形、气候都比较特殊,迥异于深海大多地方。能够遇上一枚宝螺,谁知道会不会再有第二、第三枚?

抬头望去,邓招财朱天鹏他们几个还在钓小丑鱼,一个个钓得不亦乐乎,时不时传来兴奋的说话声。

前头说好的两个钟头也还早,余下时间他决定放弃抓小丑鱼、红花蟹,一心寻找螺壳。

整个环礁还挺长的,继续往前走,随着潮水一直退却,更多礁石正显露出来。

有些地方被海藻、海草掩映着,不大能看清,而那些没有被遮掩的部分,则都三三两两散落着各种海螺、贝类。

大多是活着的螺贝,但也夹杂着一些螺壳、贝壳,且都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看起来如同是后世五颜六色的工艺品小摊。

这确实有点沙里淘金的感觉了,他拿在大量的贝壳、螺壳中翻找着,但凡有一丝希望都不放过。

类似于红牡丹宝螺那种形状的螺壳再未出现,但却同时有两枚挨在一起的螺壳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两枚螺壳颜色并不相同,一个浅橙色,一个粉红,都很明丽。它们的形状却出奇的一致,且都带着一种奇特的美感。

看起来像是两只杨桃,表面排列着像肋骨一般整齐的条状突起。明明是天然壳体,却更像是精心镂刻而成的物体。

百肋杨桃螺!而且还是一下找到了两只!

百肋杨桃螺的珍贵程度虽然远远赶不上红牡丹那种名螺,但也是很值钱的好东西了。

这处环礁在深海中不知经历了多悠久的岁月,日积月累,能出现珍贵螺壳倒也不为奇怪。

而且梁自强是知道的,这里环境特殊,一到酷暑就易生成“龙吸水”极端现象。龙吸水狂暴卷吸,必定翻搅起海底最深处的螺类贝类,使得原本只存在于最深处海底的一些珍稀海螺也被翻卷到了礁石上面。

这应该就是为什么在礁石堆中能发现罕见螺壳的原因。

这一点,从不少螺壳残缺不全的形态也可得到间接的证明。

继续寻找,梁自强又发现不少或完整或残缺的艳丽螺壳,但大多并不具备太大的经济价值。

这也是找寻值钱螺壳的难度所在。形状美观、美色绚丽的螺壳并不缺,但并非所有外表好看的螺壳就一定都是值钱之物。

真正稀罕货,在业界都是有记录的,往往一些专精其中的东南亚玩家能够如数家珍。

梁自强要不是上一世喜欢看海洋频道,再加上庞家辉提供的那本画册,那绝对也是两眼一抹黑,傻傻分不清楚。

此刻他翻开那些令人分神的好看贝壳、螺壳,好不容易,又先后找到两只黄金宝螺,一只百肋杨桃螺。

看了看手表,两个钟头也差不多到了,该回船上了。虽然礁石堆里很可能还有漏掉的值钱螺壳,但他也不能打乱计划,一直找下去。

反正最近还会继续来这片海域,下次抽点空再找找也不成问题。

走回到那几个人钓小丑鱼的地方,林立鸣一看他桶子里,有些惊讶:

“阿强你今天这是咋搞的,往前头走了那么远,怎么才搞到这十几条鱼,比我们都少多了?敢情那头是没有海葵鱼?”

陆松却是一眼就注意到了另一只桶里那一堆红花蟹,一只又肥又斑斓的大飞机蟹:

“这还用问,他肯定就没顾上,光忙着抓螃蟹去了!你别小瞅这些蟹,光这只飞机蟹说不定就能贵过你钓的那堆小丑鱼!”

邓招财则是留意到了跟小丑鱼放在一个桶子里的螺壳,奇怪道:

“强哥你鱼没几条,倒是捡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螺壳,里面肉也没有,空空的能顶啥用?”

梁自强也不想解释太多,笼统道:“有些螺壳比螺肉可值钱,这几只我瞅着特别,说不定也能换几个钱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