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11节(2 / 3)

了今年的深秋来临,能够名正言顺地跑去自己承包的越冬海域大举开展作业之时,结果船只却不够用,还像去年那样每趟只能一条船孤身作战,拖回一万把来块钱的鱼获,那就太暴殄天物了。

当然也不能一次性就增加太多船,把船队规模给搞起来。主要是还得顾及到人手的制约。

晚上梁自强再次与父亲商量了一番,主要依然围绕的人手问题。

接下来,他必须得招募帮工,增加船员队伍了。出海的模式将由单船出海,改为船队共同出海,这样一来,对船员的要求就可以适当放低一点了。

偶尔有一两个不那么知根知底的人手夹杂在其中,性格差一点、脾气坏一点、心思复杂一点,也不用太担心。

几条船在一起作业,互相都看着,哪条船上也不至于轻易闹出太逆天的妖蛾子来。

梁自强目前的计划是,先从一艘大钢船扩大到三艘。

船主方面,他打算安排朱天鹏跟梁春搭配,一正一副,驾驶其中的一艘船。

陆松跟林立鸣搭配,一正一副,驾驶第二艘船。

至于第三艘,自己直接驾驶固然是没问题,但还是需要一个负责瞭望、操作绞车的助手,也就是相当于副手。

梁自强有个想法已经在脑壳里冒了挺久了,这会儿开口对父亲说出来道:

“爸,您那十亩的虾塘这月底也要投放虾苗了。但其实虾苗投放下去,以后也不一定非得你亲自去养……”

梁父一开始还没太转过弯,搞不清他怎么突然话题一跳就扯到他养虾上面来了:

“也去请人?”

“对,”梁自强寻思道,“请一般人可能不放心,也担心技术泄露出去。但是我想了下,我请的香贝她爸她哥,三个人搞四十亩其实时间还是能有点富余的。反正喂多喂少都是忙,他们可以替你把那十亩一起投喂了,这样你不用天天守着虾塘,还能继续出海挣一大笔!”

“说到出海,你哥那人你也不是不知道,”梁父愁道,“跟我搭手的时候也不咋得力,还是安心养虾得了,你找的这条路子倒怪适合他!剩下我一个,就是想出海现在也出不了啊!”

“不用大哥搭手,我来跟你搭手怎么样?”

“你是说……”梁父这下顿时明白他的想法了,“我去你的大船上,一起去深海?!”

梁自强点头:“对,现在三艘大船,就我自己开的这艘反倒最缺人手,没个大副。要是爸能来,我开船,你瞭望、操作绞车,人手一下就解决了。剩下普通的船员,主要是放网板、理鱼,这种人手容易招到!”

看了眼父亲,梁自强忙又接着道:

“趁着这次规模扩大,第一次组建船队,我打算把报酬的事也理一理,改变一下。以前是算工钱,一般的船员是五块钱一天,大副七块。

船队组起来后,一般船员五块钱不变,但是船长和大副,我打算取消工钱,给分成!”

第395章 手里添了几艘船

“船长对一条大船的出海来说太重要了,我准备把每趟出海的收入除去油费之类基本的成本后,拿出十个点来,给到船长;大副的话,给五个点!”梁自强说出自己最近思考的计划道。

按照目前在普通深海出海的情况来看,每趟扣除掉成本,基本都还能有不低于一千五的收入。

就是说,船长拿十个点,每趟能到手一百五十的报酬。

大副五个点,也能有七十五块。

普通船员则依然是五块每天,每趟出海五天是二十五块。要想收入增加,主动勤学技术,争取成长到大副、船长那一步,是最直接的办法。

这还只是算的普通海面。每逢冬季,船队前往自家承包的越冬地搞冬捕,收入可就大不一样了。

每艘船刨去开支估计怎么都能有一万以上的纯收入,等于说,船长每趟收入在千元以上,大副五百多。

就算普通船员,到了冬捕的特殊节点,梁自强到时也会在工钱之外额外给予一些奖励。

这样一来,船长、大副的待遇都直线上升,梁自强本人到手的收入势必就会相应的减少一些。

但这个在他看来问题不大,比例上自己赚得依然是够多的。

步子渐渐迈开了,思路肯定也得不一样了。钱总不能全归自己一个人挣尽,多分出去一些,身边聚拢一个骨干团队,对于大步走下去很重要。

尤其像船长、大副这种,对于一条船的捕捞作业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跟虾塘养虾还不能相提并论。也正是因此,他给出分成的点,比岳父和大舅哥他们都高。

“船多了,每条船主事的人积极性确实是顶重要的,”梁父听完他的想法,想了想道,“就是十个点,这会不会太高了些?成本、设备都是你的,船队总负责总指挥也是你在干,再说多一句,责任、风险也都是你在担。真要分出去这么多?”

“能留住人就是好事。”

梁自强其实私下算了笔账。

最重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