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3o节(2 / 2)

科举就能占大便宜。

大明周报一半的版面都留给了相关文章,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秦风·无衣》也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诗歌。

军队要求人人都会唱,平时集合都要求大家集体大合唱。

读书人也动不动就将其挂在嘴边。

秦楼楚馆的娼妓,也紧跟潮流,将其改编成了各种小调进行演唱。

以前逛青楼,大家喜欢听十八摸,现在必听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走在路上,听着街头孩童用稚嫩的声音唱着秦风·无衣,陈景恪由衷的感到开心。

前世评价一首歌火不火,去大街上走一走就知道了。

满大街都在放的,一定是最火的之一。

这个道理在古代也一样适用,街头孩童玩耍时唱的童谣,基本就是时下最主流的声音。

“没想到,我们宣传华夏概念这么久,都不如南洋事故有效果。”

朱雄英嗤笑道:“嘁,第六个饼子吃饱了,前五个就是白吃的是吧?”

“没有咱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哪有今日的爆发?”

陈景恪失笑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宣传了这么多年,华夏概念其实已经为大家所熟知。”

“只是缺少一个契机,把大家的情绪点燃。”

“就算没有南洋事变,也会有别的事情来引爆这一切。”

徐允恭点点头,不禁回想起军中的舆论变化。

以前宣慰使天天给大家上课,讲到国家政策方面,大家确实很喜欢听。

毕竟这东西关乎切身利益。

但说到什么华夏、族群、保家卫国之类的概念,效果就不是太好了。

这从平日里聊天就能听得出来。

什么保家卫国保护万民,你还真信呐?

要不是为了捞军功,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当兵啊。

但现在舆论变了,保家卫国、为了族群而战,成了大家口头最常听到的话语。

别管他们心里相不相信这些话,当说这些话成为‘正确’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已经改变了。

更何况,他能看得出来,大家对战争的热情明显更高了。

“我从未见过,将士们会如此积极的想要打仗……”

“由此可知,他们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已经开始相信这些话了。”

“我相信,神机营的将士们上了战场,会比以前勇敢十倍百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