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364节(2 / 2)

一次出现。

真要算起来,李瑄才十九岁。

都说李瑄是霍去病,但当年的霍去病,哪比得了啊!

这注定是让长安震动的消息,不需多久,就能传遍天下。

兴庆殿内,大臣们成群,不愿离开,因为李瑄还没走!

无一例外,所有大臣皆在谈论李瑄。

“贵不可言!贵不可言呐……”

“平民以生入权贵为愿,权贵之家谁不想李大夫啊!”

“宋国公福分!宋国公是有福的人。”

“可不是嘛,兄凭弟贵,李大夫的兄弟全部五品以上,能与我等同列。”

“入相之势已成,我认为李大夫很快就会入相。没有人能阻挡。”

“是啊!我也认为李大夫有入相之势,甚至下一位宰相,舍他其谁?”

“他是大诗人,又精于理财,又屡屡参与大案,战功彪炳,加之圣人对他的宠爱,使李大夫入相之势如此明显。”

“看……右相去找李大夫了……”

在大臣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李林甫带着李岫,与李瑄撞面。

大臣们只以为李林甫推荐李瑄,是圣人提前授意,两人还是死敌。

“七郎!”

能看出李林甫的神态不是很好,但他还是笑着向李瑄说道。

“还未出兴庆殿,请右相称呼我为大夫。”

李瑄毫不客气地怼了一句。

绝不是他故意找茬,在兴庆殿内,别说李林甫,连李隆基都会称呼大臣官名。

大臣们不能称“圣人”,只能称“陛下”,而李隆基需自称“朕”,大臣们称“臣”。

“李大夫,恭喜你又得兵十数万。”

李林甫也不生气,继续笑着说。

“右相此言差矣,这是国家的兵士,由陛下信任,我才得以暂时统领。身为边帅,也只会为陛下效死命,别无他求。”

李瑄反驳李林甫话。

老贼其心可诛,他刚得兵马,还是要低调一点。

“也是!我能感受到大夫的一片赤诚。大夫是国家中流砥柱,此战吐蕃,必定大获全胜。大郎,你陪着李大夫的几位兄长,我要与李大夫一起出兴庆宫。”

李林甫暗骂小贼不要脸,他很想拂袖离去,但最近他败得太惨,想与李瑄释放一下止戈的信号。

他认为自己与李瑄的仇怨不大,他算计李瑄父子没成功,反而成就了李瑄的威名,他不明白李瑄为什么逮着他猛咬。

他必须稳住李瑄,缓一口气,以免李瑄再对他下绊子。

“是…大人。”

李岫与李霅、李季卿等一起暂离。

而李林甫似与李瑄亲密一样,主动挽着李瑄的手,出兴庆殿。

其他大臣们见此,也开始出殿……

第211章 我仅次于霍光,杨玉环被送出宫

兴庆殿到兴庆门的道路上,庄严肃穆,座景林立。

为方便上朝,兴庆殿直面兴庆宫,使大臣们不需行走多少时间。

李瑄与李林甫各怀心思,手拉手走向兴庆门走去。

群臣很识趣地远远避开。

“七郎,我真要老了,从拜为平章事以来,已经十年多了,富贵够了,也知足了。以后我的位置归于七郎!”

李林甫看似动情地向李瑄说道。

相比于第一次见到李林甫的模样,李林甫的头发白了一大半,和李隆基差不多的岁数,李林甫看起来比古稀老人还老迈。

“都说老人多智慧,但太老了也会胡涂。昔日李斯如果能早点功成身退,不失为后人的表率,但他贪恋权势,退下的太晚了,以至于家破人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什么总有人不理解这几个字呢?”

李瑄不信李林甫的“口蜜腹剑”,类似的好话,他说过太多次,也整死太多人。

人在失败的时候才会忏悔,得势便不会饶人。

历史上的李林甫最后悔的一刻,应该是把杨国忠叫在榻前,那时他已经有气无力了,却知道杨国忠睚眦必报,必会清算他的家人。

他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未能推翻太子。

整个天宝年间,阴谋阳谋,用尽手段,但太子就像是不倒翁一样,倒下的时候很狼狈,但总会立刻站起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