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679节(1 / 2)

“我会向圣人禀告的。”

见李瑄对待他和对待高力士的态度不一样,袁思艺非常不满,他一定会添油加醋告诉圣人李瑄失礼。

说完,袁思艺一甩浮尘,扭身离开。

“袁公且慢……”

就在这时,边令诚立刻追上去,明明他年岁大得多,却自称袁思艺为“袁公”。

因为他知道现在袁思艺是圣人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

两人凑到一起到时候,边令诚还回头小心看一眼李瑄。

同时,边令诚从袖口取出一枚品色极佳的玉龟,交到袁思艺手中。

而袁思艺不动声色地将乌龟收下,对边令诚的上道很满意。

“天水王一向鄙视我们这样的人,不过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跟他计较。”

边令诚在袁思艺耳边煽风点火。

他心里恨极了李瑄,因为李瑄在安西处处限制他。

甚至许多阅兵、宴会,都不通知他去参加,他这个监军已经没有威严了。

奈何李瑄握着他的把柄。

“如果他不尊重圣人,尽管写信告诉我。”

袁思艺淡淡地说了一声。

大英雄没有屈服于他,让他十分不满。

“属下明白。”

边令诚笑着点头,然后追着恭维袁思艺,送他到马上。

“李帅,您是功臣,怎么能容忍宦官这种态度?”

另一边,车神塞愤懑地说道。

“他们是天子近臣,我远在边疆,不能忤逆。否则王忠嗣的结局就是我的结局。”

李瑄摇头叹息道。

“竟何如此!”

李嗣业、车神塞、张兴等将沉闷的心情更甚。

此次回来领英雄勋章,心中无比难受。

他们总觉得李帅受到不公平待遇,连一个没听说过的年轻太监,都能给李帅脸色看,还要王法吗?

李瑄只是站在咸阳原上,紧紧盯着东方长安城的方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迟早会以一种世人无法想象的姿态,席卷长安。

连高力士的权力都能被袁思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分走,晚年的李隆基是非常可怕的。

李瑄的职散勋爵,都已至最高,如太尉太师太保这种,在李隆基执政下,只会追封给死人。

这一次李隆基没有像之前一样亲自迎接李瑄,除了殆政以外,还有之前李瑄变法失败的情绪在内。

如果一直持续下去,迟早有一日,会削弱李瑄的权力和影响力。

袁思艺回到兴庆宫后,到南熏殿侍奉李隆基。

此时高力士已经下班休息了。

曾经李隆基扬言“力士当上,我寝乃安”,那是李隆基勤于政务的时候。

现在不论谁执勤,李隆基都能睡个好觉。

此时李隆基正在饮酒,杨玉环在弹奏琵琶。

在玉指拨弄下,如山涧溪流,轻柔而悠扬,仿佛能抚平人心中的烦乱。

李隆基醉生梦死,如痴如醉。

“拜见圣人,娘子。奴已经传召天水王,等待右相明日相迎。”

袁思艺见到南熏殿的李隆基和杨玉环后,立刻又换了一番脸色。

“好!明日我要大宴天水王,庆贺他开疆万里的功绩。”

李隆基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只要天水王不变法烦他,就是一个好七郎。

“只是天水王颇有不悦的样子,想来是圣人您没有亲自去迎接他。”

袁思艺突然话锋一转,向李隆基说道。

“噔……”

正在弹奏琵琶的杨玉环也陡然松开手指。

殿中一瞬安静。

“天水王的功绩是很大,但自古有君王迎接臣子的道理吗?”

果然,李隆基的脸色僵住。

上次他迎接李瑄,是因为战胜他的死对头吐蕃,收复九曲,一雪前耻,旷世功绩。

现他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迎接?

“七郎谦谦君子,忠君爱国,从未人前失礼。之前三郎迎接七郎时,七郎为圣人威望,拒不与三郎同龙辇,而以骑相伴。怎么会突然做出这么失礼的举动呢?”

“袁思艺,这是不是你的臆断?”

杨贵妃见李隆基要发怒,放下琵琶,来到李隆基面前轻声说道。然后又向袁思艺质问道。

被杨玉环一提醒,李隆基怒气渐消。

确实!

李七郎只会在一些国家大事的时候据理力争,平时谦恭有礼,不太像会是这样的人。

有的将领是非常傲。但李七郎是大诗人、填词者,又拜过宰相,心胸和城府绝对不会缺少。

袁思艺第一次见杨玉环生气地呵斥他,有点懵逼。

他虽然倨傲,与高力士针锋相对,但他知道杨贵妃是他最不能惹的人。

他再受宠信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