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9章(1 / 2)

对于家里的孩子,她最重视的是大儿子,因为是第一个,是结婚后盼了两年才生下的,所以对他甚是疼爱,又寄予厚望,田地里的活从不让他干半分,将他送去读书,希望他能有出息。

结果高中读完,国家又下了政策,停止了高考,这下可好,上大学是没希望了,结果就在李翠花忧愁儿子也要回来种地的时候,他在城里找到个女同志,要跟人家结婚。

李翠花可没什么不乐意的,掏出家底给大儿子办了喜事,本以为是苦尽甘来,但谁想大儿子自像入赘似的,寻常时不回来,反而总是让家里给他送粮食送菜。

二儿子只比老大小两岁,但比起在李翠花的心里看重的就没那么多,打小就跟乡下寻常孩子一样长,读书自然是没有的,家里穷,只供得起一个,为此,二儿子不少埋怨她。

老二长年干苦力,长得不好没学识,家里条件也不好,一直到二十二岁才解决人生大事。

但他结的亲事十分不好,对方是个下乡的知青,受不了乡下的苦才找上的他,待了三年,结果国家恢复高考了,对方立马考上大学,丢下两岁的孩子和老二一走了之。

老三是个女孩儿,还是在得了两个男孩儿后生的,李翠花想着自己年幼受的苦,就稀罕的很,不舍得让她跟自己过一样的生活。

后来给老三说亲,她自己跟城里的男同志看对眼了,嫁了过去,但对方家庭也不怎么样,就一个城里户口,住在狭窄的二十平小间里,还处处看不起他们。

老四……是个傻子,李翠花长年做农活,有限的精力都给了前面几个孩子,对这个上心的不足,因此,就是活的就行。

后来改革开放,城里的大儿一家,女儿一家都在倒闭的风口下岗,生活吃食立即紧张起来。

这时候,乡下的李翠花为生计操劳,身体已经垮了大半,家里存的东西,这么多年来大半都送给了城里的儿子女儿,如今更是被索要不止,二儿子不忿自己多年为大哥三妹当牛做马,强硬的分了家。

李翠花一生都在为长子幼女,此时自然不甘心放任不管,累死累活的在乡下种田种地,养鸡养鸭,给他们吸血,也多亏了她这么拼,还真的让他们两家没有吃食之忧,顺利的响应时代的潮流,挣了大钱。

后来李翠花因为过度劳累,彻底病倒了,送到医院后,大儿三女却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二十块,说老二才是跟她生活在一起的,应该是老二养老,死活不愿拿更多钱出来,而二儿子沉默半晌,拿了一百。

李翠花又震惊又愤怒,实在想不到长子幼女对她这么淡漠,反倒是好几年不理她的二儿子,一听说她生病就来了,还有痴傻的小儿子,从村里到镇上,差不多十公里的地方,他一路痴痴憨憨的走过来找她。

这般的对比,李翠花真是悔恨交加,老泪纵横,可她已经老了,身体不中用,没有办法,只好在儿女离开后,领着傻儿子办了出院手续,舍不得花那剩下的一点点积蓄。

后来她强撑着,赶紧回家将家里的老院子过户一分为二,分给了二儿子和傻儿子,因为之前老大和老三也不知道得了什么消息,都来说要她将房子给他们。

其实就算没有这事,李翠花都没打算将房子给他俩,她自知对不起二儿子和傻儿子,所以这方面不愿意再亏待他们。

结果这事一办成,那两个就得知了消息,觉得她言而无信,跑回来闹了一整天,将屋里砸了个遍,让她换回来。

李翠花哪里肯,她对这二人寒透了心,结果没想到他们根本不干人事,将屋里翻了遍,偷摸将她的存折给偷走了,虽然上面只有两百块,但那可是她当前大半身家。

当天晚上,李翠花害怕他们又来抢,就将另一份三百块的存折和傻儿子扔到了二儿子家里,自己动身往城里赶,要把存折抢回来了。

结果谁想得到,寒冬腊月的,她本就身子不好,路上脚一崴,就摔进了水沟,没多久就冻死了,最后还是天亮后追去看情况的二儿子发现她的尸体。

第225章 21-年代极品之王(2)

盍山意识回笼,用手抹了把眼睛,本想擦掉泪水,结果眼睛都被扒拉痛了。

她低头看了眼,嘴巴止不住抽抽。

这老菜帮子的皮肤,说出去都不像三十出头的人的手,黑梭梭,干巴巴,皱瘪瘪的。

回想了下,此时取消高考的消息传来,原主正为大儿子忧愁呢。

这时,旁边的屋子里发出响动,一个高瘦的男孩打开门出来,见盍山坐在那儿,皱眉,带着不易察觉的嫌弃:“妈你在这儿干嘛呢?我饿了”

若是李翠花还在,定会二话不说去厨房给他做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外加个鸡蛋,抚慰儿子未能施展抱负的心灵。

然而此时,盍山眼睛一翻,上前就是一逼兜,大声吼道:

“吃吃吃!怎么不吃死你个废物,老娘和你弟弟在地里忙活了半天,回来连口热水都没喝,你一屁股睡到大中午的,还想吃?你想屁吃吧你!”

方新军,也就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