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妄心 第281节(3 / 4)

都顺承了道门的法旨。

我和琳公主互视,有了默契。

琳公主敬邬元甲一盏奶茶,

“我往常只知道邬道友带兵识将,没想腹内还饱读兵书史书。西荒的小妖由你率领,我也放心了。打北荒靠你,我们打西域打燕赵也靠你了。”

邬元甲谢过。褚桂遭变钜夺舍之劫,邬元甲无心证道,我们便把西荒军的水师、陆军交付两人。今天发现邬元甲明通政史,更须重用,与柳子越的歪门邪道恰能配合。人间的事情,我们俩不方便向原芷请教,依赖昆仑入世的门人,尤其是昆仑的种民和半路投奔宗门的,他们既不在乎我的出身,也对妖族没有成见。

琳公主继续问邬元甲,

“大益王朝我是知道的,印象里却全是笑柄。后来天下又再纷乱,诸侯如麻,都不听大益王朝的,还出现了灭道的楚王金蝉,那三王去了哪里呢?”

邬元甲道:“史书上说,益皇帝在混一中土,创立第一届山河榜的三年后就莫名死了,无数厉害的大略都没有付诸实施。青丘君和天原君不服益皇帝的血裔,重新立国。原来益皇帝降服的修真者纷纷叛离,却已不是当日的门派,而是裂土割据、传子传孙的世家诸侯,只在口头上尊重大益王朝。益皇帝百年征战的混一,不过是聚沙成塔。”

琳公主道:“那青丘君和天原君该轮流做皇帝了,毕竟益皇帝之后就他们两个本事最大,他们二人也就百多来岁,日子长着呢。”

邬元甲道:“也是奇怪,青丘君和天原君重新立国不久后,也相继离世。青丘君的齐国、天原君的晋国由君王的血裔独断,渐渐沦为修真者的家族轮番执政,慢慢也和被掏空的大益王朝一般无二了:不知从哪里来的修真者凭神通做上大官或者镇将,大夫夺取卿位,卿夺取君位;列王反叛皇帝,列侯反叛列王。”

原芷道:“无数仁人志士追慕三王的统治,那是文明纪后天下最繁荣兴盛的时代,甚至超过大正王朝鼎盛之时,连文侯也十分敬仰。三王治国有术,战争也没有给生灵带了不必要的苦痛。修真者收敛形迹,凡人安生乐业。他们对权力也毫无迷恋,益皇帝最善,另二君甘愿称臣;益皇帝后继无人,另二君毅然自立。只可惜时也命也。”

邬元甲却道:“三王功业不成,其实早埋下了伏笔:无论益皇帝还是青丘、天原二君,都分封修真者灵脉和人民。等三王不再,无人能够弹压,这些修真者就尾大不掉,瓜分三王的基业了。我看如今文侯把打下来的疆域土地分封给那些外道散修,也是重复昔年三王的失着。入世的修真者是双刃剑,君上应当一切包养,随在身边,既能约束也便使用,绝不能放他们自立。

这也是大正王朝推崇集权,延续数百年的缘故。倘若文侯遇到不利,这些分出去的灵脉人民,还能问那些外道散修要回来?倘若别他宗门利诱这些外道散修,他们立刻就能拥兵自重,倒戈相向。”

邬元甲毕竟还是不服原芷这个小女孩子。

原芷道:“三王功业不成,只是时也命也,与布局毫无关系。他们分封修真者,并非失着,而是大势所趋,不得不然。

三王在人间争夺,战线广袤漫长得不可思议。修真者能飞行能缩地,大军的后勤给养都可存于宝葫芦。没有前方后方,不分寒暑昼夜,敌军便会突然出现。三王神通无论如何广大,也不能疲于奔命,每日从天南飞至海北,昆仑飞至东海,只能把大大小小的修真者分散在星落棋布的城池中,最好的资源则集中到王城。如此,每处城池遇到小寇即刻扑灭,遇到大军凭借阵法拖延时日,或者小小互救,或者以大救小。极端严重,三王才率精锐出马。广阔的山河由此织成一张密网,疆域方能稳定。这是修真纪以来兵法上的剧变,邬将军倒不晓得。

三王的神通盖世,都是能活上数百千年的大神通者,按照常理,分封的诸侯绝不敢也无能叛乱。只是出了三王在百多岁就横死的怪事,才有后来的乱象。

至于文侯分封灵脉给外道的朋友,一是酬谢,二是节用,也是形势使然。宇文拔都与货殖家关系密切,又占据天下最富饶的吴越之地,足够收买外道,供养大军。他不必送外道灵脉人民,靠货殖家就能给他们兵器、丹药、符咒、法宝、还有人间的金银——不错,昆仑药田出产的丹药、龙虎山的符咒,剑宗的兵器、通过唯利是图的货殖家,都流到宇文拔都那边。

昆仑要收买外道,供养大军,除了丹药和兵器二项,其余全仰仗龙虎山的上官天泉流通,昆仑又不愿和龙虎宗彼此不分、恩情难酬,只好径直将灵脉舍与外道。灵脉的出产需要人民劳作,修真者自己不会耗费功夫,那自然要将人民一并赐予。于是,文侯分封外道,就成了唯一可行之策。

也不必担忧外道反叛。理同三王:三王横死只是命运不济,血裔无法继承他们的神通和心智。文侯之后是昆仑的长老会,永远有昆仑的强力元婴和真人压制那些外道。”

邬元甲一时语塞,无从反驳,良久,大笑起来。

原芷回以微笑。

琳公主道:“依照你的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