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43节(2 / 2)

作品过度煽情不是什么好事,但刘昕武自认为是有分辨能力的,他觉得林朝阳这部作品写出来一定错不了。

可惜了!

“朝阳,真是没想到《燕京文艺》这么看好你。千字七块这个标准在如今确实是顶尖的了,放在我们编辑部恐怕最多也只能给到这样了。”

刘昕武的语气很委婉,林朝阳心中不免遗憾。

加点呢!

哪怕就加一点呢?

这小说我都给你们了!

没诚意,忒没诚意!

林朝阳暗自腹诽。

之前章德宁跟他约稿,但林朝阳一直不答应,就是怕遇到这种情况。

现在好不容易等来了客户,客户竟然嫌弃他报价高。

既然都是一样的稿费,那他当然会优先考虑《燕京文艺》,毕竟他现在跟章德宁也挺熟的。

不过《燕京文艺》毕竟之前登了《牧马人》和创作谈,也有人情在,到时候他们真要稿子,再给他们写一部小说不就完了吗?

不能为了人情,连大客户都往外推。

这有违打工人的操守。

别看他现在写的慢,那是因为磨洋工,怕把陶玉书对他的期待阈值调的太大,以后自己难受。

他要是真快起来,笔杆子都能磨细了,稿纸都得戳漏。

见林朝阳没说话,刘昕武以为他猜对了林朝阳的心思。

“这次说来也怪我,冒然登门,也没有事先跟你沟通过。”

“哪里的话,能跟您这样的前辈交流,对我来说也是个学习。”

“是互相学习。刚才听你说你正在写的这部作品,我是非常看好的。

这次没机会,等下次,你有稿子了可一定要想着我们《十月》。”

刘昕武将约稿的口子留到了林朝阳的下一部作品,但他并没有应承什么。

约稿这种事跟签约一样,不到最后一刻都可能有变化,他可不想给别人留下一个反复无常的印象,所以任何编辑的这种约稿话术他都不会给出积极的反馈。

等送走了刘昕武,林朝阳回到楼上又给《收获》的李小琳写起了回信。

透过刘昕武的态度,林朝阳也知道现在编辑部的稿费标准大概也就这样了。

做生不如做熟,不如就把手头这部小说给《燕京文艺》。

《收获》这边先沟通着,以后再说。

又过了两天,林朝阳早上让同事帮忙,准备去中文系蹭课。

就见着有个佝偻的身影在图书馆东侧跑路,这个点儿学生们都赶着去上课,因此这道身影很是显眼。

林朝阳好奇的瞅了一眼,觉得有点眼熟,又瞅了一眼。

这不老……朱吗?

老头儿本来个子就不高,腰还佝偻,跑起步来一颠儿一颠儿的,林朝阳生怕他闪着、绊着。

“朱伯伯,您怎么在这跑步啊?”林朝阳上前问道。

朱光遣见是林朝阳,放慢了脚步,“天天在这跑,你上班,没看到而已。”

原来是这样。

林朝阳仔细一品又有点觉得不对,这老头儿是不是在嘲讽我是个朝九晚五的社畜?

都怪老头儿嘴太损,他每说一句话,林朝阳总忍不住会脑补。

“您可悠着点,别崴着脚。”

“傻大个才崴脚!”

嘿!你这老头儿,狗咬吕洞宾!

老朱头儿还不到160,现在年纪大了,腰一佝偻,更矮了。跟他一比,谁都是傻大个儿,林朝阳不由自主的代入了“傻大个儿”的角色,谁让他身高179呢。

算了算了,不跟这老头儿一般见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