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看了?”羊角辫女生问他。
“没看完,才看一半。”胡何平如实回道。
“你觉得怎么样?”
面对女生的问题,胡何平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小说还没看完,所以我没办法给出最终评价,只能说说我看到目前为止的感受。”
他给了个前提,见大家都没说话,就这样看着他,就又继续说下去。
“从文字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许灵均在这部小说里的表现比《牧马人》有了一些进步,在他的笔下,穷困潦倒的乡土生活似乎也多了几分诗意。
而且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的笔触所塑造的那种积极、温暖的氛围,上一次我对乡土文学的内容如此有感触还是读沈丛文的作品。
许灵均的故事吧,虽然大家都说《牧马人》是伤痕文学,但我有些不认同。
他的个人风格非常鲜明,这次的《小鞋子》跟《牧马人》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们都有一种身处困境,却依然能够积极向上的不服输的劲头,让人很受鼓舞,读完小说总感觉到一股力量!”
胡何平说完话,有些不自信的看着大家,“这都是我个人的浅见,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羊角辫女生不客气的问道:“那你觉不觉得他的东西有股说教和伪善的味道?”
她这句话问出口,胡何平的脸色有些诧异。
这女生难道是跟许灵均有什么过节?上来就扣了这么一大顶帽子。
正在胡何平犹豫的时候,一旁的女生拉了拉羊角辫女生。
“剑英,你注意点。”
“没关系,讨论而已嘛!”
查剑英看向胡何平,追问道:“你有这种感觉吗?”
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
通过胡何平的语气,周围的人都能听出来,他是很欣赏许灵均这位新近崛起的作家的。
可偏偏查剑英却问出这样的问题,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胡何平不知道查剑英对许灵均的作品是哪里来的这样大的怨气,但他还是斟酌着回答:
“我大概能理解你的意思。中国文学需要鲁迅先生那样的人,可同样也需要冰心先生。不光是他们二位,每一位拥有自己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的作家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批评一些作品的不足,但也不应该只看到它的不足,还要看到它的优点和长处。文学如果只有批评,恐怕才是说教。”
胡何平回答查剑英问题的时候语气平和,但态度却寸土不让。
碰了个软钉子,查剑英正想回嘴,却被一旁的王晓平拉住了。
“好了,剑英,该回去讨论了。”
王晓平拉着想要反驳的查剑英回了屋子,胡何平挠了挠头,问杨练:“这个同学对许灵均的意见好像有点大?”
杨练笑道:“她是燕大的查剑英。上次振凯去燕大想跟许灵均约稿,许灵均没答应,据说是态度有些敷衍,她当时在场,可能是因为这个。”
胡何平闻言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心里想到了一句话,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宁得罪小人,不得罪女人。
女人,可真记仇啊!
“你说振凯去燕大去和许灵均约稿?”胡何平突然问道。
“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许灵均就是燕大的,好像是图书馆的职工。”
“啊!”听到这个信息,胡何平有些意外,“许灵均竟然是燕大的人?”
“我也是听振凯说起来才知道的。”杨练解释了一句。
这时有人喊着大家进屋继续讨论会,两人跟着众人进了屋。
两个多小时的诗歌讨论会结束了,查剑英和王晓平骑着自行车从东四十条胡同出来。
“剑英,你……”
王晓平的语气欲言又止。
“干嘛?”
“别那么小肚鸡肠。”
查剑英听着这话立刻炸毛,“我怎么小肚鸡肠了?”
王晓平有些无语的看着她,“林朝阳的小说怎么着也算不上说教和伪善吧?”
上次赵振凯去燕大约稿被林朝阳拒绝的事,让查剑英很气愤,她倒不是气愤林朝阳的拒绝,而是认为林朝阳的态度有问题,似乎很不待见赵振凯。
虽然林朝阳和陶玉书这对在燕大校园里颇具传奇色彩的cp她也很嗑,但这种欣赏完全无法与赵振凯这个偶像相提并论。
她私下里不止一次跟王晓平说起这个话题,所以王晓平比谁都清楚她的真实想法。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怎么了?”
王晓平说道:“早上你看《小鞋子》的时候我叫你都叫不动……”
“作品不等于人品!”
查剑英话虽强硬,可语气里却透着心虚。
王晓平听着她的话差点没乐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