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她还担心谢清鹤让谢时渺做的功课太多,不想谢时渺竟然甘之如饴,甚至还嫌弃夫子留的功课过于简单。
除了算术一项,谢时渺在别项都是佼佼者。
沈鸢无奈莞尔:“百岁也是为了你好。”
她不再提沈父的事,好像就此揭过不提。
待夜深人静,松苓端着沐盆服侍沈鸢盥漱,她小心翼翼觑着沈鸢的脸色。
“娘娘真的没事吗?”
松苓无声作了个口型,“殿下那事……”
沈鸢摇头,无可奈何勾起唇角。
她松开手中的丝帕,缓步往妆台走去。
澄澈空明的铜镜映出沈鸢姣好的一张芙蓉面。
肤若凝脂,点染曲眉。
一双琥珀眼眸如秋水,潋滟无波。
象牙白团花纹织金锦里衣松垮,勾勒出沈鸢窈窕的身影。
她立在黄花梨妆台前,染着蔻丹的手指在银雕龙凤镶嵌宝石锦匣上敲了一敲。
沈鸢倏然出声:“这锦匣上的宝石价值连城,唯有宫里有,民间见都不曾见过。”
沈鸢转首,目光缓慢从松苓脸上掠过,“渺渺是生在宫里的明珠。姐姐说得不错,宫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渺渺若不心狠一点,只怕早就被人拆吞入腹。”
民间孩子的纯真良善,并不适合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皇宫度日。
沈鸢低声呢喃:“我只是有点心疼她,才这么小一点。”
沈鸢双眼渐渐缀上泪珠,眼角泪水如断线珍珠滚落,“我同她这般大的时候,只知道城中哪家胭脂铺子新到了胭脂水粉,又或是城中时兴的衣裙料子。”
沈鸢声音颤抖,几乎是泣不成声。
窗下树影婆娑,苍苔浓淡。
谢时渺俯身伏在后窗下,花障挡住了谢时渺和百岁的身影。
少顷,殿中烛火暗了一瞬。
谢时渺回首看了百岁一眼,两人沿着原路绕出去,悄悄回到东宫。
宫里上下烛光照明,亮如白昼。
谢时渺夜里时常念书到深夜,殿中也只会留百岁一人伺候。
门口守着的宫人见怪不怪,无人发现从后面窗子翻窗而入的谢时渺。
谢时渺心不在焉坐在太师椅上,双目茫然空洞,一颗心好似还遗落在棠梨宫。
谢时渺自言自语:“我还以为母后白日说不怪我……是在骗我,我以为她还在气我。”
百岁板着脸站在下首,好像高脚凳上供着的石狮子,一动不动。
谢时渺喋喋不休说了许多,蓦然抬眼:“你怎么不说话,哑巴了?”
百岁泰然自若:“殿下想要听我说什么。”
谢时渺喃喃:“你觉得那个人……该死吗?”
百岁面不改色:“殿下觉得他该死,那他就该死。陛下和娘娘都不曾怪罪殿下,殿下又何必过问旁人。百岁同世人一样,都是殿下的子民,听候殿下的差遣,自然以殿下为马首是瞻。”
谢时渺无声挽唇,倏地又沉下脸。
“这回的事你还是莽撞了些,竟让人看出端倪。
”
百岁双膝跪地:是百岁办事不力,还请殿下责罚。谢时渺脚上的金缕鞋在空中晃了一晃。
“责罚就不必了,若是让母后看见,又该怪我了。”
百岁垂眼不语。
他本是书香门第出身,父亲也曾升任祭酒,身上总还有世家子弟的骄矜从容。
谢时渺:“起来罢,我不喜欢你跪我。”
百岁身影一僵,拱手不语。
谢时渺:“你今日碰上镇国将军家的三公子了?”
百岁点头:“是。”
他们家和镇国将军家原有嫌隙,百岁家中遭难后,对方每回见到百岁,都要挖苦一番。
谢时渺轻描淡写:“放心,日后你再也见不到他了。”
百岁猛地抬起眼皮:“殿下难不成……”
谢时渺淡声:“没杀他,只是让他这辈子不能再踏入汴京半步。日后再有这种事,我不想从旁人口中听到。”
百岁躬身应“是”,藏在袖中的手指轻轻一抖。
……
盂兰战事吃紧,谢清鹤送回汴京的书信间隔越来越长,起初是两三日一封,后来是□□日一封。
再后来,沈鸢连着半个多月不曾收到谢清鹤的书信。
当初离京,谢清鹤留下崔武护沈鸢周全。
崔武拱手侍立在下首,薄唇紧绷:“盂兰人狡猾,且又善蛊,想来陛下是忙于军务。”
他出声宽慰,“娘娘放心,戚玄此回也随陛下一道出征,他的蛊术在盂兰无人能及,定不会有人能伤到陛下。”
沈鸢心中忐忑,眼皮直跳:“边关可有消息?”
崔武踟蹰:“……暂时没有。”
沈鸢揉着眉心,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上回落在谢清鹤手背上的那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