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9章(2 / 2)

不答题了。

然后卷子就被呈送到小皇帝手里。

小皇帝展开看了名字,这才朝两人看去。这两人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男子威武不凡,面容不怒自威;女子神情严肃,凛然不可犯。

他歪头看了又看,总觉得这个表情……瞧着可亲。

应该是……朕看重他们的才华吧。

他看了一遍卷子,然后面无表情的将卷子给了齐文超:“阁老不妨看看。”

齐文超双手接过去,先看了林叔珩的卷面。他心说,怪不得这孩子复试倒数第一呢!感情是没说到帝王的心坎上。就比如她这份卷子上说的,曹丕代汉而立,她并不反对。她认为坚守所谓的正统毫无意义,帝王值不值得拥护的标准不是血统,而是他是否有益于天下。

这个……帝王不爱听呀!

小皇帝的手攥在袖子里:不!朕很爱听。

因为新明皇室弟子入学先学的便是:若是你的存在不能有益于天下,那皇室便不必存在。

第114章 万里扶摇(13)三更

齐文超又看向金肆晔的卷子,然后看了金镇北一眼。

这个卷面字迹练的不错,仿的是太祖的字体。太祖的书法之盛,世人皆赞,这一手字练的,下了大功夫了。

再看着内容,他说这个王莽,他也承认王莽改制的政策是有可取之处的,但他说王莽错在太急躁了,步子太大了。将利弊罗列的很明白。

不以王莽的人品说事,只论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对天下的影响在哪里。

说到曹丕,他也不谈这个人篡汉的问题,只说曹丕执政,比如曹丕对有一统江山的志向;比如,曹丕施政的方向是富国强兵;比如他改革官制,整顿官风;再比如他消除割据、促进民族融合。

完整的讲述一个历史人物,这点时间是不够的。他特意摘出来的这些,可都是意有所指的。

比如,富国强兵,整顿官风、消除割据、促进民族融合。

哪一条点不是点在了要命的地方。

他在说古,却也在喻今。

齐文超有些理解金镇北的心态了,他这个儿子当真是允文允武,乃非凡之才。怪不得一个意外伤他动了那么大的怒气。

他将这两份卷子传下去,而后大家就都知道了:哦!那个是林叔珩,这个是金肆晔呀。

不管这两份答案帝王喜欢不喜欢,但就凭着才情见识,肯定是不能辍落的。

再陆续送来的试卷,就有些乏善可陈了。

像是林伯琼的答案,这就是史书上的标准答案,肯定都是对的。但却并无多少自己的看法。

像是罗君如的答案,她的答案中有情绪,那便是对窃国者的不屑,这种态度通过文字表述出来,感情之强烈,读的人都能感知到。

常青莲将一目十行的看完便传下去了:临考班出来的,怎么这个水准?

她再打量了打量这个姑娘,容貌极好,打扮的再素朴,也遮挡不住她这傲人的姿容。

常青莲:“……”这个吴广知呀,她这个院正做的,小心思可真多。

倒是有个寒门出身的黄千蕊的姑娘,她的卷子叫常青莲多看了几眼。黄千蕊说王莽之过,在于她想颠覆天下的根基。

文章怎么写其实都没差,现在挑的是每个人的想法和理念。

若要选,常青莲觉得黄千蕊该在林叔珩之上。林叔珩这题目答的,指向性太强了,她太会揣摩人的心思,反倒是不如黄千蕊纯粹。

等卷子交完了,也都阅完了。

当殿并没有宣布结果,考试到此为止,能不能考中,宫外等候结果吧。一般情况下,一个时辰之内必出结果。

桐桐跟着众人往出退,谁都没有说话。

宫外都有家人等着呢,林宪怀请了假,专门等在外面。

林伯琼在那里念叨,说这个题目出的相对简单,且都集中在史书上。可林宪怀吓的头上的汗当时都下来。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林木儿&ot;tart=&ot;_bnk&ot;≈gt;林木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