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和潘老师落座在八仙桌旁,没一会儿就有人送来茶点。
待人倒是讲究,施乐这样想,像电视里古时候的大户人家。
他又想,怪不得得潘老师出马,换个没经验的人来,搞不好要搞砸项目。
只是,这庭院已经如此好看了,还有再设计的必要吗?禅意花园,要设置在哪里?他看不到空闲地方。
等了两三分钟,管事人便来商讨花园的设计事宜。
施乐在旁边听着,记录着,这才知道他们目前看到的只是前庭,禅意花园要走过中庭,设置在后庭,家中主人的住处。
书面工作结束,该去实地看看了,他们刚走出会客室,不远处就传来热闹的动静。
三四个穿正装的少年相伴着走过来,路过了他们刚刚进来的小门。
走到跟前,管事人挨个问了句好,接着说:“老爷子在玲珑馆写字,你们过去吧。”
这些少年看起来十五六岁,各有各的贵气,也十分有礼貌,看到施乐和潘老师不忘点头问好。
他们要去哪儿,有什么活动,施乐一概不知,他只管自己该做的事情。
见到陈秉言是在收拾好工具要离开的时候。
走至来时的小门时,施乐从风雨连廊的另一端,先看到了那天从车上下来给他送伞的和蔼的男人。
再然后才是那个男人前面走着的少年。
他比刚才见到的几个少年要年长些,大概18岁左右,只是五官还未完全长开,但眉眼间已能看出俊秀之样。
个子也很高,目测在一米八往上。
管事人见了他们,便不再管施乐和潘老师,笑着迎上去问:“就等你了,再不来老爷子要生气。”
那名少年接话:“有点事耽误了,我这就过去,爷爷今天的血压正常吗?中午吃得什么?”他一连串问了很多,慢条斯理,声音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脆,虽然年轻却自有不容糊弄的气势。
管事人态度很好,施乐觉得比面对刚才那几个少年还要恭敬。
走在后面的那个男人笑着说:“秉言一路上都在担心,生怕老爷子使性子,不遵医嘱,只顾吃自己喜欢的。如果不是有事,他一定一日三餐都亲自盯着。”
施乐猜想,那个叫秉言的,应该就是送他一把伞的人,不论是那天雨中留下的话,还是此时的这些,都十分妥帖,却没想到年纪竟然比自己还要小。
这户人家姓陈,那他应该是叫陈秉言,是个很儒雅端方的名字,人如其名。
陈秉言走过来,施乐正好跨出小门,他们像那天在大雨中一样背道而驰。
他也并没有看到,走出几步的陈秉言,突然回头朝着他离开的背影看了一眼。
那名和蔼的男人问:“秉言,怎么了?”
陈秉言有些疑惑:“那个人,好像在哪儿见过,很熟悉,不记得了。”
男人也跟着看过去,施乐已经坐上车,连衣角都没露出来分毫。
回程的路上,施乐坐在后座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他想起曾在生物课上听老师讲过,营养充足的生物毛发都是有光泽的,在今天见到陈秉言时对这句话有了实感。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他惦念着那点帮助,其实对于送伞和外套的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不需要任何回报。他要是上赶着去打扰,保不齐会变成不必要的负担。
第6章
玻璃门复又被推开,赵光景进来找了个位置坐下。
他先道谢:“那得麻烦你了,这两个项目是一家人。”
“一家人?这么说还是那家,挺能折腾啊。”林叙摸着下巴感叹。
赵光景说:“不是潘老师和施乐去的那个地方,这次是那位老先生的儿子家。”
陈秉言叫老先生爷爷,是他的父母吗?这个念头在施乐脑中一闪而过。
“他叫陈竞,”赵光景公布答案,顺道聊起一桩秘闻,“豪门是非多,我也是上次过去不小心听到的。”
他后面开了这么个头,吊足人胃口,林叙急着问:“什么什么?这姓陈的养小三小四还是他们兄弟抢同一个女人?”
闻言,小李爆笑出声,埋汰他:“狗血八点档看多了吧?都是些什么老套剧情。”
施乐此时还有点游离在状态之外,对此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其实也没什么,”赵光景说得轻飘飘,“施乐去的那家老先生前两年去世了,他有个最疼爱的孙子,好像叫什么言的,也不知道遭了什么算计,一分遗产没拿到就被其他人联手赶出去了。”
八点档的剧情,狗血但够味儿。林叙冲小李抬了抬下巴,得意地说:“你看吧,这种家庭还能有什么事啊?”
小李附和着说:“不过这个被赶出去的孙子太可怜了吧,多大了?他爸妈就不管吗?”
赵光景还是说得轻飘飘:“不知道,我也只是听他们家佣人在闲聊才知道的,这孩子好像没爸妈,总之说得很笼统。我多留了个心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