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家 第42节(2 / 3)

与陶兄刚刚研究完,正准备回去。”

刚出大理寺衙门大门,他们二人便注意到停在林芝记门口的几辆马车,紧接着又发现林芝记大门合拢,里面隐隐透光,两人觉得奇怪,方才携手过来查看情况。

没曾想竟是见到戴博士、李博士……还有衡哥儿?

“咦?衡哥儿,你怎在这里。”开口的人是陶应策,他看看陶应衡,又看看高衙内,再看看旁边一清色的学子,莫名欣慰:“……这些都是你的朋友?你居然有这么多朋友了!?”

陶应衡看着满眼写着‘吾家有儿初长成’的兄长,一张脸涨得通红。

偏生周遭还有八卦的学子们,见状纷纷侧目来看,侯生弯了弯眉眼:“是的,我们是朋友。”

陶应策顿时乐得

合不拢嘴,先侧身把高衙内挤到一边去,对着另外几名学子和颜悦色道:“平日里我家弟弟多亏几位照顾了,回头我请大家们吃个便饭。”

几名学子也是欣然应允,还有人笑着表示下回应该他们请:“今日陶生已请我们吃过午食了,再让您请怪不好意思的。”

“哎,那么客气做什么?你们都还是监生呢,我已在官府任职,自是我请你们。”陶应策哈哈一笑,要诸人不必客气才是。

听着兄长与学子们的对话,衡哥儿的脸色宛如调色盘,反正就古里古怪的。

听到外面动静的林芝探身出来,见状诧异道:“哎?沈郎,还有陶郎……你们怎这么晚还未回去?”

“芝姐儿。”沈砚无奈,只好将刚刚的事儿又说了一遍,林芝恍然之余还问了一句:“那你们还没吃饭吧?进来垫一垫肚子吧?”

“可以吗?”

“当然可以。”林芝拉开铺门,邀请沈砚进来:“就是我家晚上不打算营业,所以没什么菜了哦?”

说罢,她准备抬声唤陶应策。

沈砚见状,赶在前面说道:“啊,不用管他。衡哥儿交到了新朋友,陶兄正激动着,我看起码还能说上两盏茶的话!”

林芝:“……”

她看了一眼正拉着学子们说话的陶郎,不得不承认沈砚说的是对的,毕竟双方已岔开话题,开始说起衡哥儿的糗事。

林芝摇摇头,为衡哥儿默哀一分钟,然后果断地拉上门。

与此同时,林森已是热络上前,拉着沈砚坐下:“来来来,快坐下。你们在大理寺当值也不容易,居然这个点还没回去!”

沈砚笑着坐下,摇摇头:“这是我们应当做的,能多做一分,也能让受害人家属早日安心,也好让受害者地下有知。”

“说得好!”林森听到这话,更是起身去屋里拿了酒,给沈砚斟上一盏:“来来来,我敬你一杯!”

两人就着大理寺的事儿,先是提到胡记香料铺的卢娘子,而后又提起铺子前身,也就是留荣饭馆的荣家姐弟。

宋娇娘听两人提到荣家姐弟,插话道:“说起这个,余娘子前两日还与我说道!”

“怎么了?”

“说是荣小娘半月前,便已成亲了……连宅子都没安置好!”

“这也太离谱了吧?”林森也是头回听宋娇娘说起,惊得咋舌。

按照林森夫妇两人的想法,荣小娘应当会先买个宅子,安置弟弟,然后再开始筹备婚事。

毕竟下定归下定,后头男方女方还各有准备,怎么拖也要两三月,哪晓得竟是半月便成亲了。

林森越想越觉得奇怪:“又不是当奴当婢的,怎能办得这么急?再说她嫁衣嫁妆呢?那些东西怎么也要一两月才能备齐吧?”

“听余娘子说能赁都赁的,就连嫁衣都不是自己亲自备的,而是用的贯的货。”

宋娇娘说起来便是一通唏嘘:“你说好好的姑娘,何苦这般着急慌忙地嫁人?真真是教人想都想不通。”

顿了顿,她又道:“还有荣小郎,先头荣小娘说卖房子是供弟弟读书,剩下再是做嫁妆嘛,可余娘子却说她家官人在街头见过,似乎还未去学堂!”

沈砚听到这里,已是眉心紧锁,他赶忙记下,准备明日去打听打听,瞧瞧可否有别的问题。

第43章

几人正说着,灶房里便飘出淡淡的海鲜咸香来。沈砚思绪一顿,嗅了嗅香味:“昆布?”[1]

昨日铺里搭配的是香菇肉片汤,今日中午则是昆布豆腐汤,鲜甜爽口,并不名贵却很是适口慰贴。

沈砚正疑惑林芝是不是又做了昆布豆腐汤,油锅的滋滋声与翻炒的沙沙声便传了出来。

他摇摇头,可以肯定这动静绝对不是在烧汤,甚至不是在做昆布。这送到汴京售卖的昆布都是干货,泡发后用作凉拌、煮汤或是入药的,倒是未见过别的用处。

沈砚竖耳倾听着动静,猜测着林芝在做些什么,不过还未等他想到答案,便见林芝撩起帘子探出身:“爹,娘,你们过来拿一下。”

“我来。”沈砚不好意思占便宜,故而抢先说道。他站起身来,掀帘进了灶房,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