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从女记者开始 第4节(1 / 2)

3月1日,海州省委党校,春季中青班正式开课,李春燕亲自到场致词,姜凝月要在这里度过3个月的时间。

学校里有酒店宿舍,按理说学生应该在宿舍里居住,平日里课程也不算太满。姜凝月大致看了一圈全班的同学,毫无疑问姜凝月是最年轻的。除了姜凝月之外,三十多岁的也不少,男女比例大概是7:3。

大多都是一个圈子的,都颇为外向,一个个的关系还算融洽。

特别是姜凝月是毫无疑问的中青班风云人物,手握着《问政海州》这个大利器,谁都愿意和姜凝月攀上点关系,希望未来某一天落在姜凝月手里的时候,她不能说手下留情吧,也能落个体面。

姜凝月也加了全班的好友,明面上关系都不错。毕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未来20年海州省的中坚力量了。

能够进入中青班学习的,未来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可以升任正处、甚至副局级。

德联邦商会代表团3月20日到访国内,先在首都落地,国家部委领导以及中贸促会领导进行接待。

3月4日,姜凝月返回家中,收到了青凤的电话。

“你要的资料我准备好了,你自己拿一趟?”

“好。”

姜凝月开车来到了咖啡厅,拿到了资料之后,转头去了李春燕省委住宅大院的家中。李春燕拿到资料之后,用电脑大致查看了一番,她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看着这些资料还是非常的头疼。

“也就是说,那2万亿确定了是吗?”

“不止。”

姜凝月开口道,“可能远超这个数字。”

“……”

李春燕自认为自己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但是听到这个数字也是有些吃惊。两万多亿!毫不夸张,以19年全国各省份gdp排行为例,排名第15名的奉天省全年gdp才25万亿。

“小月,这种事情我就不带你去了。而且,你也注意保密,不要私下讨论。”

“明白。”

姜凝月离开之后,李春燕坐上车前往了首都。

——

3月14日,星期四。晚上8点,《问政海州》第四期准时播出。

在酒店式宿舍里,姜凝月穿着睡裙躺在床上,拿着平板打开了直播间,弹幕依然是密密麻麻的。第四期节目的一开始,就是回访第一期问政的内容是否整改了。

在回访中,这些问题纷纷得到了解决,原本白河市那些重污染工厂要么都加装了过滤设施,要么就连夜挖通了排污管道。总而言之,污水的源头堵住了。

与此同时,白河市的隧道也正式通车了!这也算是大事一件。

【我踏马来辣!】

【月月!】

【有请下一位受害者!】

【感谢问政海州】

【修了十多年的隧道终于通车了!】

【隧道不仅通车了,而且开始堵车了。】

刚开始弹幕还在狂欢,但是,等到回访的结束,就有人发现不对劲了。

【姜凝月呢?】

【月月呢?】

【姜凝月被真实了?】

看到电视里站着的是李南、年思思,弹幕立刻歪了,都开始讨论起为什么姜凝月不出现了。

这一次接受问政的地级市是古林市,这一期的问政姜凝月真正的‘置身事外’。虽然李春燕已经不是古林市市委书记了,但是古林市的新任市委书记和市长都和李春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田军等人也怕姜凝月难做,干脆就不让姜凝月参与了。

不过,这不代表田军妥协了。相反,这半个月田军等人都几乎住在那里了。

姜凝月关闭了弹幕,准备作为观众好好看一期《问政海州》。

此时的视频中开始播放记者调查——

【2021年,古林市兴宁县大城镇西北道村在与西南道村的交界处,设立了建筑垃圾堆放点,但是经常有生活垃圾混入,异味难闻。其间,属地镇、村,曾经给建筑垃圾堆放点加装过铁网,但是时间长了,铁网被破坏,依然有生活垃圾混入。问题持续了1年多的时间,一直无法根治。】

【记者从属地兴宁县了解到,像这样的小型建筑垃圾堆放点,兴宁共有72处,但是并没有进入台账。记者又从古林市市政管理部门了解到,全市范围内,一共登记备案了129处大型建筑垃圾临时处置场,但是像这种村级的小型建筑垃圾堆放点,并没在台账范围内。这样就形成了监管空白。】

“额……”

姜凝月面露难色,如果自己在的话,这种新闻都不可能让它上问政。开什么玩笑,这种垃圾堆放的问题还需要上问政解决吗?

当然了,姜凝月不是说这个选题不能拍、不能碰。而是,要往深入里拍,为什么这些村级单位要积极搞这些小型建筑垃圾堆放点?是为了方便村民装修,还是这背后有什么利益纠葛?

思来想去,姜凝月尝试着点开弹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