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成婚前你不是这么说的 第172节(1 / 2)

顾秉安长叹一口气:

“那可是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能凭这些阴私之事让他闭嘴,已是不容易……如今这个局势,支持公主做皇太女,只怕举家都要掉脑袋,他怎可能同意?”

顾秉安并非危言耸听。

他们来的时机很巧,刚入雒阳城第三日,正是皇子沈负加封齐王的日子。

世人并不知晓这齐王之位中间的交易。

他们不会知道这是明昭帝之前为了平衡朝堂中的女侯纷争,而向覃敬做出的退让,只能看到结果。

结果就是朝堂宣召,印绶授予,最后,皇子的仪仗浩浩荡荡朝太庙而去。

酒肆里有不少人在议论:

——看来太子之位终于有着落了。

——我看未必,虽说礼制是封太子前得封王爵,可人家都是好几个儿子,当今陛下就这么一个儿子,何须多此一举?

——齐王今年也快九岁了,传闻学识庸碌,性情暴戾,如此秉性,怎堪当大雍太子?

——诶,倘若清河公主身为男儿,岂会有薛家之祸?

——可惜啊……咱们大雍未来的命运,真是难说咯。

言辞之间,都全然一副笃定沈负继位,对清河公主不抱什么希望的消沉意味。

沈负毕竟是嫡皇子。

名分、礼法,哪一样不是名正言顺?

还有一个强势的母族——

五月初,顾秉安和陆誉再回到温陵时,梨花谢尽,海棠正浓。

两人带回一份军报。

“覃戎大胜!前日汝陵一战,覃戎率一万人马奇袭薛允粮道,断其粮草,围困七日,又率八万人马发起进攻,大败薛允三十万大军,连夺三郡,大胜!”

马蹄从田埂上踏过。

骊珠挽着裤腿,正在地里亲自插秧,以鼓励温陵百姓开垦荒田,积极春耕。

听了陆誉的话,骊珠深一脚浅一脚的从田里跨出来。

情况紧急,连赶回公主府再行商议的时间都没有,几人在田埂边上就地议事。

“……齐王加封,覃戎大捷,如今丞相之位空悬,十有八九陛下会让覃敬接任。”

顾秉安对骊珠肃然道:

“公主,薛氏这一败,形势顿时对我们极其不利,如果再继续养精蓄锐,等覃戎彻底扫清薛氏,只怕就回天乏术了。”

“——不会的。”

骊珠刚说了这三个字,就被玄英捧着湿帕子擦脸擦手,像只小狗似的被揉了一遍。

擦干净了,她才得空继续认真说下去:

“如今郡内有世族的庄田援以粮草,有两万兵马可供调遣,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机——”

骊珠随便捡了根树枝在地上划。

“汝陵一败,覃戎乘胜追击,薛允必会往南边撤军,只要知道他的逃亡路线,我们派兵伏击,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公主妙计。”

顾秉安无奈笑道:

“可关键就是,我们如何得知他们的逃亡路线?”

骊珠大手一挥:“我有内应。”

当然,她口中的内应就是她自己。

虽说前因后果不同,但汝陵大败这一战,与前世还是一模一样。

薛允因多疑而中了覃戎的计策,粮道被断,三十万大军饿死大半。

余下部队又在逃亡途中折损,他们真正要面对的,应该只有十万出头的大军。

手刃薛允,就能收编这十万大军。

凭借温陵与邺都之间的距离优势,他们可立刻反攻邺都。

只要攻下薛家坞堡,除掉反贼,覃戎就必须休战。

若不休战,覃戎便不是为朝廷镇压叛乱,而成了拥兵自重的下一个反贼。

骊珠看着泥地上划出来的草图。

这一路汲汲营营,等的就是薛允大败于覃戎手下,却又没有完全被覃戎吞下的这个时机。

以流民军与薛覃两方的悬殊实力,这是唯一一个逆转胜的机会。

骊珠抬头:“你们觉得呢?会不会太冒险?”

若是成功,流民军与覃戎将势均力敌。

若是失败,覃戎不仅会吞下薛家,就连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流民军,也将成为滋养覃戎实力的养料。

顾秉安和陆誉品出了这其中的分量,对骊珠拱手道:

“还请公主决断。”

风吹草动,五月的农田一片郁郁葱葱的浅青色。

这些粟稻应该作为百姓们生存的口粮,不该浸透了农夫的汗水,又在战场上为了兵家的胜负成败,被肆意烧毁。

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良久,骊珠扔掉了手里的树枝。

“打。”

肃立在旁的玄英朝公主投去欣慰目光。

……倘若宓姜娘娘能见到这一日就好了。

见到自己的女儿,不再重复自己身不由己的命运,有能力主宰自己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