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o9章(1 / 2)

苏锦鸾简单询问两人姓名,得知年纪稍大的那个名叫李胜,另一个叫樊良玉,善木工懂机关,都是祖传的手艺。

苏锦鸾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李哥樊哥,我打算做一辆自行车。”

苏锦鸾拿自制炭笔,比着尺子勾勒出一辆自行车的简图,然后一一讲解其具体构造以及骑行方式。

“奇思妙想!”

李胜与樊良玉虽然年纪不大,但都是有真本事的,眼力自然也不差,齐齐惊叹出声,就连神出鬼没的流风都冒头过来凑热闹。

“这个齿轮可以做,配套的链条虽说费事了点,也没大问题。”

李胜沉思了下,像是在模拟打造过程,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不漏气的皮袋却是不好弄。”樊良玉否了轮胎的提议。

苏锦鸾点头拍板:

“那先做实心车轮。齿轮那边还有备用方案,都做出来比较下那种更好更省力。”

“一,直接去除链条,由大小几个齿轮咬合直接带动车轮旋转。”

类似于钟表内部结构。

“二,换掉齿轮,拿牛筋之类的皮带箍住两个大小不一的圆轴,带动旋转。”

类似于动力机械那种。

“三,作连接杆,像这样,蹬一下脚踏,带动连接后车轮的连接杆做圆周运动,能明白吗?”

类似于老式火车车轮的设计。

苏锦鸾比手画脚,解释得费力。

好在两位工匠都是做事做老了的,磕磕巴巴勉强也听懂了。

“行,那就试试看吧。”

苏锦鸾灵感爆发,突然又想起某些视频上看到的改造概念自行车,刷刷几笔又画了个新的。

“这种的应该好做,它的脚踏不是蹬圈的,而是前后踏动,带动车轮旋转。缺点是这个得站着踩,没那种坐着骑的省力。”

“反正都做做看吧,万一中途有啥启发呢。”

苏锦鸾总结,顺便把轮椅的做法给说了。

“县主大才!轮椅一出,必将造福天下!谁家没老人?有了这个轮椅,出门方便多了!”

李胜兴奋得脸色发红。

樊良玉也频频点头。

“县主,我二叔不良于行多年,这个轮椅我可不可以做一架送他?钱我出!”

苏锦鸾被夸奖了心情不错,玩笑道:

“那就拿这轮椅抵了你的工钱,行不行啊?”

“谢县主慈悲!”樊良玉当即大礼拜谢,吓了苏锦鸾一跳。

“你这是干嘛,快起来。”

王芷看她脸上毫不掺假的惶恐,笑吟吟没有多嘴解释。

主子压根没意识到,这传下手艺便相当于有了师徒之实,还只当请人吃口茶水那么简单呢。

苏锦鸾着实有些不适应,作势一拍脑门,实实在在哎呀一声,疼得小脸挤成一团。

又忘记脑门上的伤了。

“没事没事,我就是又想出一个点子。既然车子底下可以装轮子,椅子底下也可以装轮子,那为什么鞋子底下不能装轮子呢?”

苏锦鸾再度又写又画比手画脚的,将轮滑鞋给解释了一通。

第145章 退兵了

京城最近很热闹。

先是三松斋文会上,名不见经传的苏锦鸾一人对战数十才子不落下风不说,还狠心地留下两道上联,那对子绝得时至今日无人对出。

各文人才子口口相传,求助书信发往各地师长处,苏锦鸾的名字也随着这两道上联而广为人知,叫一众文人雅士恨得牙痒痒,绞尽脑汁寻下联,不敢轻易认输。

据说两榜进士出身的朝堂大员,以及饱读诗书的书院山长与夫子,乃至桃李满天下的隐士大儒全都被惊动了,日夜沉吟,苦思冥想,依旧无有所得。

看热闹的百姓们也津津乐道,甚至就连边疆狼烟将起的忧虑都被冲淡不少。

最扬眉吐气的却是大炎的女红妆们,尤其是腹有诗书的,更是隐隐将苏锦鸾推崇为才女的领头人。

瞧瞧,谁说女子不如男,若非朝廷科考不许女子参加,说不定这状元啊公侯啊,还真没你们爷们什么事儿!

就算是女儿身又如何?苏锦鸾以一己之力封县主了,不比你们男人封侯拜相差!

一时间民间女子聚会结社之风兴盛,各地不时传出才女之新作佳作来,大有与才子们一较高下之意。

才子们大受刺激,经由两道上联检测出自己学业不精其实难副,羞赧之余奋发苦读,浮夸懒散的学风为之一正,令师长们大为满意。

值此文风兴盛之际,京城新华书肆刊印的几本书卖火了!

《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句》、《今古贤文》、《算学基础(一)》、《诗三百》、《词三百》、《曲三百》,每一本都令人叹为观止,震惊文坛!

传闻皇帝如获至宝,手不释卷,日夜与皇后吟诵研读,曾为争论哪一首更出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