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大漂泪流满面,“你怎么忍心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绿宝不好意思地推推穆大漂,“郡主,世子只是晕过去了,还没死。”
穆大漂看了看一脸肯定的绿宝,又探了探穆二熙的鼻息,“……”
“但世子如今身受重伤,命悬一线。若不赶紧救治,恐怕活不成了。”绿宝神情沉重,一迭声朝众人吩咐下去,“慢慢将世子抬到马车上,赶紧回王府。使人去太医院里,请金疮肿科最好的太医,快去。”
她又握住穆大漂的手,“郡主,烦请您进宫,向陛下求一颗九转回魂丹……”
九转回魂丹是十分珍贵的救命良药,也就宫里存了寥寥几颗。
连回魂丹都要备上,可见穆二熙一脚踏进了鬼门关。
穆大漂杀气腾腾,“绿宝你放心,陛下若是舍不得给,我抢也抢一颗回来。”
她翻身上马,箭一般冲了出去。
绿宝,“……”
就,抢一颗倒也不必,让嘉和帝知道穆二熙危在旦夕就行了。
这一天,镇北王府兵荒马乱。太医院的太医,背着药箱轮番进出。民间稍有名气的大夫,也被相继请进了王府。
王府后门,一盆一盆的血水倒出来,叫人瞧着触目惊心。
据说是镇北王世子和世子妃在城外游玩的时候,遇到了刺客。为了保护世子妃,世子生生挨了刺客一刀。
抬回来已是进气多、出气少了。
而海棠春坞里,穆二熙确实昏迷不醒。不管是宫廷圣手,还是民间神医,统统束手无策。
最后还是宫里赐下一颗九转回魂丹,世子才悠悠转醒,只道自己差点就被黑白无常拘去了。
王府女眷喜极而泣,哭做一团。
虚弱的穆二熙此刻顾不得家丑不可外扬,当着众位大夫的面,同王妃时断时续地说,“母亲……儿子一日不死,那边……一日不会甘心……”
王妃早就猜到穆二熙此番遇刺与韩侧妃那边脱不了干系。这时从穆二熙口中得到印证,怒不可遏砸了桌上的茶盅。
绿宝估摸着,若是韩侧妃在盛京,王妃能拔剑杀上门去。
大夫们听了这么一句,感觉已经掌握了一出争夺爵位、兄弟阋墙的大戏,纷纷识趣地告退。
穆二熙侧头看着分分钟想杀人的王妃,认真说,“母亲,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好!”王妃完全同意,一锤定音,“我找人去杀了韩侧妃母子!”
穆二熙摇摇头,“母亲,我的意思是,分家。”
王妃一愣,然后说,“还是杀了他们吧,杀人简单点。”
绿宝,“……”
大周律令,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杖刑一百,徒三年。
杖刑一百能把人打死,都轮不着后面的劳役三年。
这种律令下,分家成功的唯一可能,就是祖父母、父母同意分家,不去状告子孙。
然,祖父母、父母皆在,分家说明子孙不孝,说明家庭不和谐,说明家风不正,更甚者,说明帝王治国无方。
所以,只要脑子不进水,一般家里的长辈都不会同意分家。
所以,在古代,尤其世家大族里,父母在,分家的基本没有。
这么一比,杀人确实容易多了。
穆二熙就着绿宝的手喝了一口温水,苦笑道,“北边十六州,镇北王府占了一半,剩下一半,不是依附镇北王府,就是和镇北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些年,陛下明里暗里,使了不少手段遏止镇北王府的势力发展。偏偏父王心大,不知收敛。祖母更是居功自傲。再这么下去,镇北王府恐怕要塌。”
“可惜不管北边南边,说到底都是镇北王府。若不急流勇退,咱们迟早受到牵连、惹火上身。”
王妃灵光一现,“你要效仿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的一项政令。它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
这实际是削弱诸侯势力的一种手段。
穆二熙点头,“母亲睿智。分家于我,于镇北王府,实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镇北王此番上京,是来补一杯媳妇茶的。
穆二熙和绿宝成亲的消息传到幽州,镇北王为自己没有在场深感痛心,立即给嘉和帝上了乞求进京的折子。
折子送到嘉和帝手里,批复之后再送往幽州。
如此几个一来一往,等镇北王快马加鞭到达盛京的时候,距离穆二熙和绿宝成亲,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镇北王给绿宝带来了贵重的见面礼。
想着到时候,儿子和儿媳妇感动的眼神,以及新鲜出炉的一声“父王”,镇北王笑成了一朵儿花。
沉浸在白日梦里的镇北王,丝毫没有注意到,盛京的镇北王府,没有一点喜气。
“老子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