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第一次在这里拿东西的心虚,如今的席总理直气壮了。
管他呢,都跟自己过来了,那就是自己的了!
卫生间响起阵阵水声,席于飞又烧了一壶热水,冲了碗鸡蛋汤放在卧室的桌子上,把那些烧饼烧鸡也都放了上去。
“我给你准备了吃的,一会儿你出来自己吃点儿好好休息。我先出去一趟,等天亮了回来。”
“好。”卫生间传来简短的回复。
“别偷摸跑了啊,你这样的出去还得挨揍!”席于飞想了想又叮嘱,“等我回来咱俩商量着,备不住能找到办法。”
等了片刻,卫生间再次传来回应,“好,我等你回来。”
作者有话说:
小凤凰的老攻出来啦!!
看给未来的席总高兴地,拿东西都不怕了,也忘了自己会露馅了。
我更新时间不定,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或者晚上。
主要看每天活儿什么时候干,干了多少。
昨天下午在地里拔草,手指头被刺苋扎了,生气!
第15章 兄弟怎么称呼
未来的京城商业扛把子也挡不住席老北鼻对黑市的好奇心。
不过他特地绕了一圈路,从之前扛把子挨揍的附近经过。那里仍旧黑乎乎的,地面上还可以看到之前打斗的痕迹。
席于飞定定地看了一会儿,心里寻思当年姓云的在这里挨揍,最后不知道到底是谁救了他。
转过身刚走了几步,就听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听动静还不止一个人。
难道那群人又回来了?
席于飞吓了一跳,连忙躲进一户门洞里,探头探脑往外看。
“哥,还没到地方吗?”这是个年轻女人的声音。
“快了,就快了。”年轻男人回道。
没一会儿,就看见三男一女四个年轻人,背着大大的竹筐在他面前经过。
等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席于飞才从门洞里走出来。
如果没有自己,很有可能就是这些年轻人把云穆清救了吧?通过刚才那几个人身上的穿着以及说话的口音,他能明确的确定这几个年轻人都不是本地人。
应该是在沪市附近下乡的知青。
知青们里面有不少艺高人胆大的,黑市这种地方就连当地人也不怎么敢来,但是知青敢。
再加上沪市如今比较宽松的环境,也让知青们更加蠢蠢欲动起来。
如今已经是75年了,再过两三年,这群知青们就要面临返乡了。等日子过得好了,曾经下乡的苦难就会成为口中的谈资。一起下过乡的情谊,跟当兵做战友的感情都差不多了。
席于飞跟在这几个年轻人身后,慢悠悠的往黑市那边溜达。
等他到了地方,原本一个人都没有的黑乎乎巷子里,重重黑影就跟雨后春笋似的,也不知道这么短时间,从哪里冒出这么多人。
巷子口有人坐在台阶上向四处张望,几个小年轻进去的时候还掏了钱。轮到席于飞,那人低声问道:“干什么的?”
“铁路上刚下车,来这里看看。”席于飞回。
那人把席于飞上下打量了一番,嗤笑道:“新人?昨天北方过来的?没人带你玩啊?”
席于飞:……
这群街溜子真的是门清啊。
“别人的路子我也不好蹭不是?先来看看,混个眼熟。”席于飞笑呵呵的从兜里抓了把糖递过去,“甜甜嘴,兄弟,辛苦了。”
那人接过糖,直接拨开一块塞进嘴里,“行了,进去吧。如果听见哨声就赶紧往后门跑,那边弄堂里空房间多,随便找一间躲进去就行了。对了,把脸遮一下,避免麻烦。”
“谢了兄弟。”席于飞拱了拱手,从兜里掏出个大手绢往脸上一蒙,就慢悠悠的走进弄堂。
黑市,也被称之为鬼市。
虽然在现在这种地方总是会被查,但等到改开之后,鬼市反而蓬勃起来。
不过那时候鬼市卖的可不是什么粮食鸡蛋之类的东西,而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老物件或者工艺品。从凌晨两三点到天光乍现,主打一个鬼迷日眼,真假不论。
他记得自己曾经闲的难受也去过鬼市溜达,被打了几次眼损失了小一万之后,就再也不去了。
黑市里看着人多,但动静很小。摆摊的把东西放在面前,遮盖的布掀开一些,也不吆喝,安静的等着顾客上门。
还有一些卖各种票券的,鬼似的在人群里游荡,压低声音逢人就问,“要票不?换票,卖票都可以。”
弄堂里是卖各种粮食肉蛋的,席于飞还看见了刚才那四个小年轻,筐里面露出一些蔬菜和熏腊的痕迹。无论男女都用布巾遮着脸,生怕被人认出来。
靠里面还有个荒废的大院子,也是人影憧憧。
不过院子里卖的东西档次就高了不少。
有大块的布头,一捆捆的毛线,纳好的鞋底子和手工鞋。席于飞转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