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把南瓜尖,南瓜丝、南瓜花依次下锅,等快出锅时放点青花椒面去豆腥味,色泽淡绿、清香浓郁的懒豆腐便做好了。
张秀香端着筲箕进了灶房,从里面取出小米辣、芫须、小葱,递给杨春燕剁碎切细,舀了干海椒面青花椒面还有豆瓣豆油调了一大盆蘸水。
锅里的石爬子和黄辣丁烧好了,苞谷粑还没有炕完,杨春燕让赵慧芳把盆子放到中间,两人一起炕胡豆苞谷粑。
赵慧芳看了她一眼,劝慰道:“春燕,不要气了,老幺虽说贪玩一点,但从不在外面乱搞。他现在这样,主要是没分家,又有妈老汉和几个哥哥替他撑着,他才这样懒散的。”
“你看队上有好几个像怀安这样的小伙儿,结了婚分家出去就变勤快了,照样养活一家人,等你们分家出去就好了。”
“谢谢大嫂。”杨春燕明白,周怀安多年养成的习性,不可能一夕之间就全改,她愿意给他时间去改。
但两人的关系想要再进一步,就要看他的表现了。
锅刷洗干净,周母切了一小块老腊肉,“春燕,用腊肉炒鸡枞。”
“好嘞!”杨春燕接过腊肉,用热水刮洗干净,放到菜板上切成片。
老腊肉切出来的肉片,油汪汪的,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香味。
青海椒和红海椒切成短节,姜蒜切片,肥肉下锅炼出油后,倒一点菜籽油在里面,油热后将姜片和蒜片下锅翻炒几下,再把瘦肉放下去翻炒,
然后把撕成细条的鸡枞菌倒进锅翻炒几下,加一勺水、加一点点盐焖一会儿,水份焖干后,再把青红海椒下锅,翻炒几下装进土盘子里。
赵慧芳把苞谷粑也炕好了,装了满满两个陶钵,妯娌几人端着陶钵、盘子出了灶房,就看到周父和周老爷子一起进了院子。
杨春燕笑道:“爷爷,今天做的懒豆腐。”
周老爷子笑着点头,“好,懒豆腐煮嫩南瓜最巴适了!”
赵慧芳笑道:“爷爷,还有鸡枞哦!”
周老爷子笑眯了眼,“今天有口福,吃山珍咯!”
一家人分两桌坐下,周老爷子看了一圈,没看到周怀安,暗自摇摇头。
他端起周母放在面前的懒豆腐吃了起来,“今天这个懒豆腐味道不错,新鲜的胡豆苞谷粑,甜蜜蜜的味道也巴适。”
周母笑道:“今天是春燕煮的,加了南瓜花在里面,味道要鲜一些。”
周老爷子点头,“南瓜是个好东西,老嫩吃着都巴适。”
周父捻了些鸡枞和两条石爬子放他碗里,“老汉,吃鸡枞,吃鱼。”
“我晓得捻!”周老爷子扭头看向几个重孙子,“娃儿些,吃鱼看着点,慢慢吃,不要被鱼刺卡了。”
“晓得了老祖。”不知是哪几个应了一声。
周怀安喜欢下河摸鱼,每次摸了鱼都要送一些回家,所以周家的几个孩子从小就学会吃鱼。
石爬子和黄辣丁,从头部至尾部就一根脊椎刺和三根大刺,身体的其它部位没有小刺。
加上周怀荣和周怀山杀鱼的时候,已经将三根大刺剪掉,就不怕孩子们被鱼刺卡住了。
周家明捻起一条,提着尾巴,筷子夹住鱼从鱼尾划下,石爬子就剩下一条刺和一个鱼头,“老祖你看,刺都没了。”
周老爷子乐呵呵的点头,“好,多吃点。还有鸡枞,不吃以后都舍不得吃了,要拿去卖钱了。”
周家明点点头,“老祖,你也吃。”
“老祖也吃。”
第20章 20怀安哥,周大爷来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晚饭,周父送老爷子回了大哥家。
周家大嫂李银福站在院门口看着父子俩一前一后走来,皮笑肉不笑的看着周老爷子:“老汉,老二家整啥子好吃的孝敬你了?”
周老爷子没好气的说:“懒豆腐,喊你煮你又嫌麻烦。”说着扭头冲周父摆手,“回你的,我又不是认不到路。”
“好,我先回去了。”
周父转身走到菜地边,看到一捆竹片堆在田坎上,抽了根二指宽的竹片,拿着去了周一丁家。
刚走到院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喝酒划拳的声音,“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推开院门就看到周怀安一脚踏在长凳上,眉飞色舞的和何大宽划得热闹。
“怀安哥,周大爷来了。”坐在阶檐上的周小妹喊了一声,又笑着招呼周父,“周大爷,进来坐会儿?”
“小妹,不用端凳子!”周父客气的摆手,皱眉看着堂屋里的四人。
周怀安扭头,见周父站在门口,忙扯下贴在额头上的纸条,跑到院门口,在离周父几步远的距离停下,一脸防备的看着他,“老汉,你咋来了?”
老汉儿这神态他太熟悉了,背在后面的手,肯定拿着根斑竹条或是竹片。
周父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请你,周大爷!”话音未落,扬起竹片就朝他抽去。
“啊~”周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