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6章(1 / 2)

法善连连保证:“你跟夫人说,请她放心,这事我绝对能办的让她老人家满意。来来来,兄弟帮夫人办事也辛苦了,来喝一杯。”

花天酒地后,法善也不是守株待兔,他又在兵部衙门口‘偶遇’了弘晖几次,一方面是为着拉近两人关系、怕弘晖忘了他,二也是做给背后的人看,表示他有在努力办事。

弘晖打发走‘偶遇’的法善,有些烦躁:“真是狗皮膏药。”

弘昐恰好来找他,好奇问道:“大哥骂谁呢?”

“没什么。”弘晖不太想提讨厌的人,“你怎么来了?”

“哦。”弘昐也没穷追不舍,面色不是很好地道,“我来是有事跟你说。”

弘晖左右看了看:“上车。”

马车动起来,弘昐这才小声交代道:“刚才有人来找林长青,说是有御史上书弹劾阿玛,差人出外无勘合,疑行诡事。林长青已经出城去找阿玛了,让我跟你说一声。”

弘晖眉头微隆:“哪个御史?”

弘昐摇摇头:“没说。”

弘晖沉吟,勘合,就是核验符契、上盖印章、分为两份,凡调遣军队、车架出入京城、官吏驰驿等,均需勘合,这是最初的定义,及至明朝,因海禁之故,勘合又被用于贸易,只有持有朝廷所发勘合者才可从事海贸。大清取而代之后,勘合也被沿用,至于海贸,禁海时勘合也是一样用,但这些年海贸开放,官方不查,勘合就成了可有可无之物,没有勘合出海者不少。

如今御史拿这个来弹劾,只能说是鸡蛋里挑骨头,这几年海贸发达,各家多少都有掺和,不过多是入股分红,像自家额娘这样自组船队出海的少有。

不过这事也由不得他做主,有阿玛呢,弘晖只叮嘱道:“这事不用咱们管,你们这些日子也警醒些,多在家中读书。”

这话也不是第一次说了,皇玛法去过园子后,阿玛就叮嘱过,弘昐如今也不是小孩子,知道轻重,只点头答应:“大哥放心。”

弘晖有些忧心,自他大婚后,自家就有点不平静的意思,也不知道这次会是什么结果。

另一厢,胤禛也接到了林长青的汇报,沉吟片刻后:“先静观其变。”

回头也和齐布琛说了声:“这几天先让你那边缓一缓,看看是个什么章程。”

主要是看康熙对这折子的反应。

折子被留中了。

胤禛神色微凝,留中一般来说,都代表上头想要将这事压下来、不予追究的意思。按理说这应该是好事,但胤禛不知为何,有种不好的感觉,他此时倒宁愿皇阿玛下旨斥责他。

折子留中几日后,那个御史没有消停不说,反倒纠集了几个同僚接二连三地上奏弹劾,也不单说勘合之事了,还网罗了别的罪名,但这些折子也都被留中了。

这一下,可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了,御史里有些人,说的好听叫不畏强权,但其实行的是沽名钓誉之事,他们不思本职之事,专盯着那些王公大臣,为一些鸡毛蒜皮、于公无关之事大加弹劾,上头想要低调处理,他们还不答应,非要上纲上线,罪加几等。

弹劾雍亲王的折子一直被留中,霎时间让这些人闻到了扬名的途径,纷纷摩拳擦掌。

当胤禛看到最新弹劾折子上的署名后,立刻意识到不好,让这帮人闹起来,没事也变成有事了,何况勘合严格来说还真算得上事。

他思索半日后,当机立断做了应对。

没几日,满朝大臣们突然发现,诶,都察院的御史怎么突然关注起勘合之事,每日送往内阁的折子都比往日多了两成,这也就罢了。可看看这弹劾的都是什么?雍亲王好歹还涉及了一下海贸,算是大事,其他人呢?竟是些哪府下人出城进城不出示勘合的鸡毛蒜皮!而这一点基本可以扫射京城所有王公贝勒。

马齐拟完今日的条陈,揉了揉手腕,今天实属超负荷工作了。

下衙后,他叫来下人,嘱咐几句后,下人在傍晚左拐右拐来到了八贝勒府,他离开后不久,八贝勒府又出来一人,悄悄往别处去。

就这么七拐八拐的,徐元梦于书房迎来询问:“想问徐大人,近日为何御史们开始集中弹劾勘合之事,可是有什么缘故?”

徐元梦当然知道,来人言下之意,是询问此事是否是皇上授意,要借此发作什么?可天知道,这事儿与皇上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甚至他都是在闹大了之后才知道。

他今年初才上任,都察院又是人员最多的衙门,光十五道御史就有五十多人,到如今,他也就堪堪将御史们的履历过了一遍。

起初,有人弹劾雍亲王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知道,御史有闻风上奏之权,他这个左都御史虽说是都察院主官,但对手下御史们的束缚却没有六部尚书那么大,御史们上折子之前与他说一声那是尊重,不说才是常态,毕竟御史们的工作就是上奏弹劾,每天送往内阁的折子少说也有三四十份,要是每个都看一遍,他还要不要做事了?

他开始关注这事,还是因为都察院那几个有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