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6章(2 / 2)

太子的人,除非必要元隆帝向来不会下令处置,都是随太子自己处理。

挥退了小锦子。

元隆帝本就因淮安府的事对高敬璋父子没好脸,这会儿又有了这么一桩事。

他朱笔一扔,把御案拍得震天响。

“首辅的孙女当为京中贵女以身作则,为闺阁之表率!这高家姑娘倒好,竟干出私藏外男贴身之物这种事!”

“实在是不庄重!不知羞!”

“来人!”

全仕财上前。

元隆帝:“叫高敬璋父子过来!朕倒要问问他们是怎么教孙女教女的!”

全仕财安排人分别去文华殿西侧的首辅专属直房和户部云南司请人。

元隆帝骂了一通。

停下来问儿子:“以你之见,清江浦水渠这起案子在京的人里该派谁去?”

自打元隆帝放宽了对东宫的态度,类似这种考校功课的问题时不时就有。

骆峋稍作思索。

从善如流道:“回父皇,儿臣私以为工科梁盛或可前往与淮安知府一同勘察水渠用料及账目。

佥都御史周肃、冯秉仁则能与淮扬道按察使审责当地官吏,锦衣卫千户苗季樵可和淮安卫指挥使缉拿人犯。”

“清江浦乃漕运重要河段,修建水渠的款项出自漕粮折银,石料走的两淮盐税,该户部山东清吏司管。

当派该司主事与两淮盐运使核验拨款流向,另盐税往来或也需查一查。”

“事关重大,儿臣学识经验尚浅不敢妄下论断,有思虑不当之处请父皇训示,用否其人,亦请父皇圣裁。”

每次都有最后几句,元隆帝懒得再搭理。

沉吟须臾,他道:“你说的这几个人都可用,不过朕打算再派一个人去。”

骆峋看着父皇。

元隆帝:“让老五也去,给他个巡河安抚使的虚衔,过去震慑震慑有些人。”

这是其一。

其二老五性子浑,但办起正事来还是很靠得住,心肠也没坏到老三那种地步。

能拉得回来。

元隆帝知道老五在介意什么,无非觉得他偏心,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也不想想就他打小那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时不时就闯一堆祸的性子。

能活到现在都是神迹。

还想让老子偏他?

等着吧。

不过既能拉回来,还是要拉一把的。

且今年元隆帝已经五十九了,明年便六十,六十在时下已是高寿。

元隆帝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几个年头可活,总归得给太子留几个可用的人。

高敬璋的位置他已经物色好人选了,内阁里与其有关联的其他几个人他也寻好了接替的。

不过外臣得用,皇家自己人也不能废。

荣王虽腿脚有疾,本事却还是有的。

不是完全不可用。

宣王则自来便黏太子,当起差来也不错。

简王这辈子就那样了。

好歹怕他六哥,翻不出什么浪。

剩下的十六、十四年纪尚小,目前暂时看不出他们在差事上的能力。

但以太子的能力,控制他们轻而易举。

心里这么想,元隆帝也这么跟太子说了。

“老五那边朕会跟他谈,你这边早先朕拘着你了,好在你自己争气,如今朕给你机会你便多看多听多学。

朕看什么时候让你出去走一趟,黎民之苦,稼穑之艰,光是高居庙堂之上听百官陈情,于为君者而言,大忌。”

骆峋没料到父皇会突然说这些。

大抵是出于前些年父皇对他的猜忌,也或许是皇帝与储君天生的立场。

以至于骆峋闻言的第一反应是,父皇此番会不会又是在试探他?

可同时出于对父皇的孺慕与尊敬,听到父皇说出这等近似安排后事的话,他的心又忍不住闷起来。

不待元隆帝再说,骆峋撩袍跪下:“儿臣叩谢父皇教诲,但父皇……”

“行了,别跟朕说些有的没的。”

元隆帝摆摆手。

绕过御案走到儿子跟前,将其拽起来。

“这些话早该跟你说了,不过现在说也不迟,你且听进心里去就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