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的病可是中医院的人害的,咱们得找他们去。再说了,人家都是大夫,手里有药。”
“对啊爹,咱不能看着娘死在家里呀,说出去会骂咱们儿女不孝顺的。”
“冤有头债有主,要是他们不给咱妈吃葱油饼,咱妈能这样吗?”
一时间,严家几人吵成了一团。
而在隔壁太平庄,杨和水回家后,打开院门,就看到儿子女儿、侄子侄女都躺在地上打滚。
杨和水吓得锄头都掉地上了,“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爸,肚子疼,疼死了!”
“大伯,救命啊。”
杨和水吐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你们这是吃了什么?快说,快说呀。”
饿极了的人什么东西都敢吃,尤其是小孩子,春天虽然野菜多,可不是什么野菜都可以吃的,有些是有毒性的。
每年因为误食有毒野菜死掉的小孩不在少数。
孩子多,你说死一个也无所谓,可现在5个小孩全中毒了,那就是要团灭的节奏,那还得了?
不一会儿杨家人全部都赶了过来。
一时间杨家哭声大起,把周围邻居全给吸引过来了。
如果换了2023年,这个时候肯定要紧急拨打120,救人要紧。
可是在1960年的农村,赤脚医生都还没有推广的年代,家里出了急诊病人,只能在家等死,期望出现奇迹。
谁也没想过送医院,昌平县医院虽然不远,但你有钱吗?何况还是5个孩子。
李村长也赶到了杨家,看到痛得满地打滚的孩子也是心疼不己:
“这孩子是吃了啥了?赶紧想办法催吐呀。”
杨和水哭着说道:“村长,已经催过吐了,不行啊,听说吃的是炒面粉,五个小娃娃吃了整整5斤炒粉。”
周围村民一阵惊呼:“和水,你家居然还藏着这么多面粉?”
“你家面粉哪来的?这不是都吃大食堂了吗?”
“村长,查查他们的面粉哪来的?好家伙,小孩子能吃5斤,说明家里肯定更多。”
杨和水气得差点吐血,家里孩子要死了,这些人只关心面粉。
后世的网络里有一句话: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这面粉不是我们家的,是中医院农场的一个年轻医生给的,是我家孩子拿野菜换来的,你们嘴上留点德吧!”
李村长眼珠子一转,于是出主意道:
“这事咱们怪不得中医院的人,人家也是好心,但孩子这样了,咱们两家都是邻居,总得帮帮我们的孩子不是?赶紧的,大伙儿帮个忙,把孩子送到农场去!”
“行,听村长的,赶紧把牛车拉出来,送中医院去!”
于是两个村的两波人群就这样在中医院相会了,除了家属外,还来了不少瞧热闹的村民,一时间冷清的中医院农场也闹轰轰起来。
吓得林三七以为狼群又来了!
第251章 六个急腹症病人
“怎么了怎么了?是不是狼群又来了?在哪?”
林三七左手手枪,右手冲锋枪,气势汹汹就从平房宿舍区冲了出来。
太平庄和虎峪村的村民们都吓了一跳,纷纷往后退,心想这是医生还是土匪啊?路子这么野的?
严家和杨家两家人更是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心想自己的确有点想讹人的意思,但这不是还没开口吗?至于拿着枪出来吓唬人吗?
老百姓就这样,你越客气,他们越得寸进尺;你越强硬,他们反而会客气起来。
有句话说得好: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就跟你讲道理……
“没事没事,我们是附近村庄的村民,这不是有人生病了,我们想来求求你们救救我们的孩子。”
“还有,还有我们家,我家老太太也快不行了。”
原来是病人呀。
不光是林三七松了一口气,中医院分院的职工们也松了一口气,潘晔这才从平房宿舍走出来。
“病人在哪?”
“在这,在这!”
林三七把枪收了,跑过一瞧,哟,这不是白天见过的两批人嘛,这么巧?
潘晔也过来了,一看便奇了怪了:
“林三七,这不是采野菜的小孩子嘛,还有这位老太太是砍树皮那位大娘。怎么白天才见过,晚上全倒下了?”
林三七心想还有为啥呢?遇到自己这位主角扫把星,谁遇到谁死。
只见5个小孩躺在地上,一个个都捂着肚子直打滚,而那位老太太坐在地上,则在不停地干呕,显得非常痛苦。
林三七赶紧问道:“这是怎么了?”
杨和水唰一下就跪下了,
“大夫,求求你们救救我家孩子,白天你们医院有位职工用野菜换给他们5斤棒子面,结果这几个孩子回家后偷偷炒着全给吃了,现在一直在喊肚子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