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向雅娴生出个孩子怎么办?以后还不是大房的负担。
张大嫂决定给张少春写信,叫他知道家里的情况,也好拿个章程。只要婆婆的事下了定论,就拿住了公公和向雅娴的把柄。要寄的时候有些犹豫,这些能写信里?张少秋推了一把:大哥提干了,信件安全。张大嫂相信了,主要家里对张少春前程最上心的、家里最有见识的就是少秋了,听他的没错。
信刚寄走,张家就给大队长媳妇办丧事了。说是响应国家号召使用火葬,拉出去之后,拉回来的就是骨灰盒了。
张少秋对向雅娴恨,对大队长也恨,于是偷偷给张少春写信,托之前的关系寄出去了。至于会不会影响到张少春,管不了那么多了,我都成了瘫子了,哪管你飞黄腾达。
两封信一前一后寄到 部 队时,报纸上也刊出了下乡知青与大队青年少秋的爱情悲剧:她是风华正茂,立志建设农村的城市知识青年;他是高中毕业,立志改变农村现状的大队长家小儿子,你帮我来,我帮你,本是令人祝福的感情,为何走向殉情的结尾?殉情之后,他们又当如何生活呢?
一时间引起强烈反响。
部队里有个绝密的任务,本来属意张少春的,结果,这篇殉情的报道一出,领导们就多考虑几分,还没下决定呢,这两封信来了。例行检查信件的同志,不敢做主,就上报了。
本来的任务就不能参加是确定了的,部队这边给张少春假期,叫他回来处理家事。
第167章 年代文林黛玉拔杨柳26
裴延华托康大夫救得林静堂,情况稳定了下来,趁着晚上,林老亲眼见了小儿子一面,心就安定了下来。
回到 牛棚,就安心地劳动,倒叫暗中记录他们情况的人,好一阵诧异。
报上去的就是:对 dang 忠诚,认真劳动,顺从安排。
张少春本来对能出任务是十拿九稳的,谁料领导谈话叫回家一趟。服从命令呗,简单收拾了一点行李,紧赶慢赶回了家。
这一回家不得了,娘的丧事都办完了。媳妇和弟弟说弟媳妇 杀了 娘,爹包庇了弟媳妇。
张少春很生气,爹怎么这么糊涂,向知青明明是杀人凶手,怎么就叫她和老二领了证呢。
这领证之后就是一家人了,她杀了人,这不是影响 政 审啊!
“爹,你怎么想的,向知青那件事,终究是个污点,就算叫她在咱们家生活,也不应该上咱们的户口本。”
“少春啊,不是爹包庇,你得知道,当初是少秋把向知青推下山崖的,如果知青办要查,咱家讨不了好,只有结了婚,这才是家庭内部矛盾,扯不上别的。”张大队长忘不了跟着钟副书记上山,和一群 大队长们看到的场景。
“可是,爹,她杀了娘,这是家里人都知道的事,纸包不住火。”
“没有证据的事,谁乱说,咱们告他们毁谤!”
“爹,您不是被她迷住了吧?”
“笑话,我是为了这个家,等生了孩子,心定下来,就叫她和少秋好好过日子,他们有个一儿半女,趁着我还能动弹,帮着养活下来,以后少秋就不是你的负担了。”
“爹,确定没有证据吗?”张少春得写个报告,证明母亲之死是意外,自家没问题,这样才好返回工作岗位。
“确定,火化了,有什么证据,从家到火葬场我都盯着,放炉里也是我给亲自整理的,别人没有看到。”张大队长很自信,柳树大队在自己治理下,大家都安分得很。
张少春也想给娘报仇,但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打算等向雅娴生了孩子,养孩子养到能上学时,再私下里报仇。
随着他的报告交上去,组织上叫他归队了。没过多久,市里一家报纸对少秋和雅娴的爱情故事做了后续报道。
大力颂扬了政策好,讴歌知青和农村青年真挚的感情,和年轻人扎根黑土地的勤劳和质朴。
很快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省里、市里,相继报道,连国家级的报纸《人民报》也注意到了,经过开会讨论,觉得这个新闻有助于削弱当前 知青办与城市居民、 知青与当地的矛盾,挖掘好了,一定能帮大领导解决问题。
在年前,《人民报》报社记者和摄像在市里、县里陪同下,来了红江公社。省报、市报也派记者来了,军 报 那边也来了采访的,是川南婶子的儿媳严静。
大家齐聚红江公社。
准备明天一早去柳树大队实地采访,这时距离他们殉情一事,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裴芸一看,万事俱备啊,裴英在研究纺织技术时,研究出了“小轮工作法”,机床都造好,最近已经开始运行了,大大提高了车间的工作效率。
当然,感谢红江公社机械厂的大力支持。
殉情后续故事,不足为奇,当故事十分拉垮,领导们急需光辉案例时,裴英正好脱颖而出。
裴芸用神识给张少秋贴了张傀儡符,不是要控制他 ,是帮他。
这个傀儡符,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