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24节(2 / 2)

责为重,还是以儒生的身份为重?

【李世民:朕……竟未曾想过这个问题,儒家的史官确实以春秋笔法为记史之常态。】

李世民没有责怪史官,也不会责怪褚遂良。

这不是某个史官的问题,而是自汉武崇儒、甚至更早之前,没有人觉得这么记史有错。

李世民自幼读儒家经典,也读各朝史书。

但正因为他学儒而成,竟丝毫不觉史官以春秋笔法记史有问题。

若不是秦念先前说出赵匡胤一朝的儒家史官是怎么编造本朝的伪史,现在他有可能认为秦念在危言耸听。

如今李世民才发觉:

当史书成为儒家的传道之书,从隐史走到改史也就不足为奇!

【秦念:你倒也不必装成白莲花,改史这事你也有份。】

【李世民:朕未曾改史。】

李世民这话说的十分真挚。

他确实未曾改史。

但他也没有怀疑秦念是故意抹黑他。

天幕禁止谎言,秦念能说出这句话,只有一种解释:

秦念被后世篡改的史书所误导。

看来纵是“考古”也不能尽知过往的历史。

【秦念:你现在是贞观四年,改史的是未来的你。】

秦念说唐太宗改史,是因为温大雅所著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与《旧唐书》有明显的出入。

这并不意味着秦念更相信前者的记载。

温大雅著书时,皇帝是李渊,太子是李建成,他就必然会去美化这两人代表的正统,《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有着大量对李渊的歌功颂德,足以说明温大雅的这一倾向。

不同史书对同一事件出现矛盾的记载时,后人很难判断出哪个版本更可信,多是按照个人喜好进行解读。

秦念认为史书的可信度和神异含量成反比——

《大唐创业起居注》中神异含量远超《旧唐书》对同一时期的记载。

只是《大唐创业起居注》的重点在于美化李渊,对于太子李建成会有偏向但应该不至于给他编造完全不存在的功绩。

两书对比,唐太宗有可能隐去了李建成的部分功绩。

——如果李治发言否定李世民改史的说法,秦念也能配合他的剧本,改称是李渊改史误导了她。

不过秦念也不赞同唐太宗开改史先河的说法,改史分明就是皇帝们的基操。

都不必看其他的东西,光是神异部分就全是改史的铁证,有多少皇帝给自己编了神异就有多少皇帝改史。

比如开“天子气”先河的汉高祖刘邦。

【李世民:……】

这话李世民就没法接了。

他怎么知道未来的自己做了什么?

但李世民没有追问雉奴此事的真假,就已经说明他的心虚。

【秦念:李治,说说看,你爹都改了些什么?】

【李治:……】

别说此刻风疾发作,李治正头疼。

就算风疾没发作,他也不会回答秦念这个问题。

【李世民:……】

雉奴的沉默,就已经是在告诉李世民:

他在未来真的改史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