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255节(1 / 2)

【刘庄:……阿父只与郭氏联姻,并非以联姻复国。】

刘庄的怒意都被卡住了。

面对秦念的公然造谣,刘庄必须为阿父辩解。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话说出来总觉得哪里不对。

那句“卖身”更是……

这秦念,可恶!

【秦念:反正你东汉的皇帝要是处理不了这些世家,就说明汉光武帝就是靠卖身、咳,联姻获得帝位。】

【刘秀:……】

秦念果然不是口误,她就是故意的!

可刘秀却不能出言驳斥她。

他看得出秦念的目的就是要迫使他处理世家。

其实早在看到世家造成的后果时,刘秀就已决定不会将如此大患留给后人。

世家存续时间越长,后世汉帝就越难处置。

这天幕规则实在无用,秦念只是加一句前提,就能避开规则三来造谣!

刘秀知道秦念不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避开规则,当初她能说出张良名不副实,就是在利用这一规则缺漏。

【刘庄:……】

【刘炟:……】

刘庄刘炟都看出了秦念的险恶用心。

但看出来没有用。

这是阳谋。

【刘邦:刘庄刘炟,待此前的话题现于天幕,你们就知道该如何处置世家。】

刘邦不觉得刘秀被秦念戏谑为“卖身”有何不可。

待《告天下百姓书》现世,就是刘庄刘炟处置世家的最好时机。

就算多了些私兵坞堡,只要他们无法煽动流民,这些世家也掀不起风浪。

第151章

【刘庄:唯!】

【刘炟:唯!】

骤然见到高祖之言, 两人连忙答道。

天幕能给出对策,这再好不过。

两朝的世家皆惊恐,开始派人去与其他世家串联。

………

刘秀一朝的世家没有试图串联。

无法煽动流民, 世家在皇权面前不堪一击。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命权贵豪富徙边的诏令就已经从洛阳传向各郡县。

最先迁徙的就是于朝中有重臣的世家豪族。

阴氏、郭氏两大外戚家族率先迁徙。

绝大多数世家都知道大势已去,有世家试图联络各方,很快就被告发。

驻留各郡县的使者有先斩后奏之权,这个世家被诛首恶,举族徙往西境。

陛下有令,此次迁徙,关中只容纳十万人。

第二批迁徙的目的地将是地多人少的荒凉之地, 到第三批迁徙, 就将是边疆。

此令之下, 朝中无大臣的世家豪族不得不尽快贱卖土地给官府,只求被列入第一批迁徙名单,列入第二批也好过去边境面对异族。

【秦念:王莽妄想用井田制迫使权贵豪富把兼并的土地吐出来。但面对以武建国的刘秀,地主都敢“群盗并起”逼他妥协, 王莽这井田制必定无法成功推行。】

王莽的井田制是将全国的田都定为王田, 归皇帝所有, 不得买卖。

将土地分割成像“井”字的九个方块,共九百亩,周边八百亩由八家各自耕作,属于私田。

中间的百亩是公田,由八家一起耕作, 产出的粮食归国家所有。

“其男口不满八, 而田过一井者, 分余田与九族乡党”——这句话就是说族中男子不满八人,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就要将多余的田地分给九族乡亲。

于是很多人因为王莽的托古改制,传言他是穿越者。

但这就是周朝的井田制。

秦念可不觉得穿越者会妄想地主阶级能主动把多余的田地分给别人。

这反倒说明:王莽是真信儒家克己复礼的空想主义者,也真是儒家将王莽推上皇位。

【秦念:那问题来了,儒家编纂的《汉书》又是如何描述井田制的失败?】

秦念正想着点谁的名进行回答,却见已经有人主动作答。

正是非常听话的刘炟。

【刘炟:“犯令,法至死,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謷謷然,陷刑者众。”】

班固:“……”

永平五年,他被告发私修国史。

他的弟弟班超骑快马入京上书,得到先帝的召见,先帝对他写的《汉书》很是赞赏,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参与编撰《世祖本纪》。

如今他已快要完成《汉书》的撰著,预计明年就能功成。

陛下所言,正是他所写。

而此刻,作为史官的他,就在宫中。

【秦念:刘炟,你问问这位史官,他为什么这么避重就轻,只字不提世家兼并土地才是问题的根源,反倒归咎于吏缘为奸?】

秦念相信按照剧本逻辑,这时候的班固肯定就在刘炟身边。

史官跟在皇帝身边,非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