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都好,可就是平日里爷惯着,而且头上没有婆婆,自己拿主意拿惯了。
如果不是那三家在自己开火,他们动明火没有太大干系,她昨天是要劝的。
她说出了口劝的话,奶奶还是肯听的。
唯一不肯听的给爷置通房的话,可这不是最后也退步了么。
不过,见到了沈寄如今一步步成熟起来。
内宅只因为她定的奖金制度,就让下头的管事们做事认真了许多,外头开的铺子又越来越赚钱。
再有之前被敲打过一回,顾妈妈也不敢再倚老卖老。
只会在旁劝,把事情的利弊摆出来。
沈寄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人,平日的事便很肯放权给她。
于是二人相处得甚是融洽。
也因为大厨房要负责的人不多,所以吃食送来是这样的,那就是很可能是故意为之了。
如果为此发作,那边会有种种的理由。
什么地方远、天冷、早上要做什么做什么赶不及。
说来说去,他们最后只能落下个挑剔、不好伺候的名声。
毕竟这里是二夫人掌权,各处的人都是她的亲信居多。
怎么都不可能有对他们有利的舆论的。
所以,沈寄昨天直接让赶着上街买碳买米的举动无疑是明智的。
反正也要被说,这么做了不过从挑剔难伺候换成娇气,钱多就是好使之类的。
她干脆让自己和带来的人过好一点。
舆论这个东西她如今也明白了,只要有人导向就会出现偏向。
就譬如她当初对李嬷嬷按规矩执法,有陈复等人在里头导向,迅速的就把她恶毒的名声传播开了。
后来,她提拔了忠叔做内宅总管,又给李嬷嬷安排了轻省活儿。
再把陈复为首的一些人清了出去,在顾妈妈李嬷嬷她们的努力下,她的名声就很快扭转过来了。
所以,现在这些人怎么说都没关系。
她再是委曲求全,她们也要说她不好的。
反正在人前,人多的时候她尽最大努力做好一个温婉贤惠的小媳妇儿就够了。
这种天气,她绝不吃热度都散得差不多的东西。
也不会让跟她来的人吃,万一吃坏肚子怎么办?
吃过早饭魏楹便和沈寄一起出去长辈家里拜年。
他们是成了亲的人没有红包可以领了。
倒是可以把特地带回来的礼物一家一家的送去。
回来的时候,抬了几车东西进院子,昨天又送了老太爷身边人见面礼,早就引人注目了。
就从二房送起,连二老爷、二夫人都不例外,全是各人的心头好。
总不好厚此薄彼,单单不给二房面子。
而平辈的则都是直接给的红包。
许多人既是年节礼又是见面礼,就比较厚重。
除了二房、三房,其实其他各房都还是收得很高兴的。
至少本家的小孩子收到二两银子的红包就都是很开心的,叫‘大哥大嫂’的声音也比昨日甜了。
管它呢,就算给人说人家大方是因为手里有钱,成亲老太爷给了两万云云又怎样,至少搏了个大方的名声。
比二夫人把银子全捞走了还克扣众人还是要得人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