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的历代改革,其根本似乎都是着手土地、做税制改革,
有些举措实施好了可以抑制土地兼并。
她看看魏楹,魏楹长在民间,见惯了农民的一年辛苦到头,却吃不饱饭穿不暖衣。
要说他对这些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甚至他想出人头地位极人臣,说不得心头早有些东西已经萌芽了。
如今辞官绝不是他的本意,只是被人打了脸却报复不了的无可奈何。
事情已经解决,王二叔急着要回去给村民报信,而且也想家里人。
于是便忙忙的要告辞回去了。
沈寄打点了不少送王家和村里各家的礼物让人赶着马车送他回去。
第417章
至于二狗子, 他和沈寄说:“寄姐,我想在京城找活儿干。”
他家三个孩子,光靠种地养不好。
沈寄想了想, “嗯, 我找人帮你找活儿。”
“找我能做的就好,我不怕吃苦的。”
“放心, 我会考虑周到的。”
让他去宝月斋或者窅然楼打杂, 倒是行。
可是成了主顾和雇工, 似乎就不是可以平等交流的了。
“我的意思是做苦力什么的既辛苦又不挣银子, 我记得你曾经养过鱼的。”
二狗子点头, “养过。”
“不如租个鱼塘。我知道你是实诚人, 一定会用心养。这样,你养好了就往窅然楼送。一年下来,怎么都比你种田或者卖苦力强多了。我让庄子上的管事帮你问问看。起步资金我借你,你以后每个月多少还我一些就行。”
二狗子想了想, “行!”
沈寄吩咐了下去, 可是没有现成的鱼塘。
庄子里的管事给找了块淤泥地,说可以挖了来养鱼。
而且买下来也不贵。
沈寄便借了两百两银子给二狗子买下来,并且在旁边修个小屋。
“这么多, 我、我怕还不起。”
“还不起就过户给我好了。还有啊, 你以前养鱼我记得有时候会死一些, 我给你找几本养殖的书看看, 提高一下技术。”
说到这里沈寄笑笑, “说起来你养鱼还是因为我卖鱼丸汤跟你订货吧?”
说到往事, 二狗子也笑了, “我就在水缸里养过,大鱼塘还真没干过。可是我识字不多。”
“不要紧, 找个识字的人教你就好了。你就好好养吧,养好了我也可以有个固定的进货渠道。这样我也省些本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