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他老子说既然欧阳先生不能去,那我就亲自抽时间每天给你讲课。
他这是在温书呢。
“哥哥来玩嘛。”小馒头走过去推推小包子。
“你和娘玩吧,我这里还有点生疏。”
“哼!”
小馒头趴在窗边看着还有多久才到他们。
“动了、动了——”
沈寄对小包子道:“马车在动就不要看书了。”
回头成了近视眼,没地儿给你配眼镜去。
“嗯。”小包子把书本收了起来。
西郊猎场并不算远。
刨去等候的时间,两个时辰也就到了。
沈寄三母子是在车上吃的干粮当午饭,为此沈寄特地准备了几色寿司。
等到了目的地,已经是下午了。
魏楹分到的营帐不大,一家四口都住在一处。
因为不够宽敞,沈寄干脆没有带下人来,一切事务自己亲自动手。
小包子和小馒头都是头回看到这么大的猎场。
沈寄把包袱拿下车一一安置的时候,他们俩就在外头嬉闹。
“走出我能看到的位置,一定得告诉我。不然,小心你俩的屁股。”
“是。”
宿营地是按照皇帝在中间,群臣在周围布局的。
魏家在最外围的一圈帐篷里。
“记得,咱们家只能够在这最外头一圈活动。除了有贵人宣召,不能跑到里头去了。”
小馒头道:“娘,我要去找王爷。”
“等着王爷来找你,你不能自己进去。”
这就是等级差别,也是时候让小馒头知道了。
小包子指着那边的小溪道:“弟弟,你看,那边肯定有鱼。我们去看鱼,等会儿王爷就会来找你了。”
沈寄看了一下,在视线范围内。
便点头道:“去吧,不准下水。我马上就过来的,看到你们下了水……”
小包子一边拉着弟弟朝小溪边走,一边道:“小心你们的屁股。”
“知道就好。”
沈寄把东西分门别类摆放好,她连常备药品都带了。
这一趟就算是一趟远足。
至于小芝麻,以后一家人再出来算是补偿她。
两刻钟后,沈寄捶着肩膀往小溪走去。
许久没干活了,这么动一下手居然就酸了。
她家两个小豆丁正并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鱼呢,间或朝河里扔个小石头。
“娘——”看到沈寄过来,两个小家伙一起叫道。
这一趟其实没什么小孩儿跟来,目前看到的也就他们小哥俩。
不过暂时,这个地方还很新鲜。目测这小溪里的鱼也很多。
小包子跟小馒头说等会儿让母亲去捉,捉了烤鱼吃。
二十年过去了,沈寄捉鱼的水平依然停留在当初。
而且她也不可能就在这里脱了鞋袜捉鱼。
小包子啊,你把你娘看得太能干了。
沈寄想了想,“这里吃的应该很多,咱们就多自力更生一下。不过不一定非得是鱼了。没有工具,娘没法子抓鱼的。”
营地是要供应饭食的,不过轮到他们家怕是早冷了。
要么就自力更生,要么就塞银子,不然吃不到热乎的。
她可不会让两儿子吃残羹冷炙。
实在不行,就托人给芙叶带话,让她把两个小侄儿接过去。
第441章
沈寄挎着篮子, 哄了两儿子跟她去小林子里采蘑菇、拾野菜。
小包子和小馒头深一脚、浅一脚跟在后头。
小哥俩表示这样的日子很有意思。
两人还合力拖着沈寄拾了捆扎好的一小捆干柴。
沈寄的篮子里多多少少拾了些食用菌、木耳,还有几样野菜。
盘算着晚上熬个菜粥没问题,便打算回去了。
不过, 也不能天天吃这些, 还是得打主意想想别的办法。
晚上看能不能怂恿魏楹趁夜下河摸鱼,然后养在盆子里明天杀来吃。
晚上粥开始飘香的时候小亲王找来了, 闻到香气便跑了过来。
沈寄看到小亲王随行的四名侍卫, 眼睛就亮了。
这都是时常到他们家去的人, 不用太过客气。
一番沟通, 去了一个捉鱼, 另外三个还是在附近站岗。
当然没有现成的灶, 沈寄是找了几块石头垒的,就在河边生火。
至于锅碗瓢盆是自家带来的,米也是带来的。
她一开始就当这是远足,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
小亲王看小包子、小馒头都是垫了垫子坐在草坪上, 便和小馒头挤着坐。
至于为什么要垫垫子, 当然是因为沈寄懒得给他们洗裤子了。
“你们住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