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沈寄带着儿女们告退,“大娘,您和明哥就在这儿安心住下,缺什么就吩咐挽翠。娴姐儿您也尽管吩咐。”
娴姐儿道:“是啊,大娘,有什么尽管吩咐我去做就是。明哥,想吃什么想玩什么,也尽管告诉我。”
明哥汗颜道:“我不想玩什么,我比你大。”
小包子和小馒头笑出来。
平时小姑姑就爱装大人和他们说话。他们碍着她不大岁数却大了辈数,不得不听着。
如今她习惯性的这么和明叔说话,关键他们是平辈,就被反驳了。
娴姐儿摸摸自己的包包头。
她还没有及笄,梳的还是和小豆沙一样的发式。
有点赧然的道:“嗯,我说顺口了。”
汪氏说明哥,“娴姐儿也是好意。”
“我没说什么,我就说明一下事实嘛。”
沈寄笑道:“好了,我们先回去了。大娘、明哥,你们也歇着吧。”
下午午睡起来,沈寄去看小包子和小馒头准备好的行囊。
他们俩都没管,趴床上哼哼呢。都是小厮准备的,可齐全了。
沈寄瞅了瞅,连洗脚的铜盆都带了。
她笑了笑没说什么,等晚上魏楹回来,这些东西肯定会被勒令清出来的。
她看看趴床上的两个儿子,“这次隐瞒身份去,你们也可以见识一下人间冷暖。好自为之吧!”
这俩小子,一生出来就被众星捧月着,去锻炼锻炼也好。
小馒头道:“娘,我怎么觉得你在幸灾乐祸啊?”
“哪啊,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啊。好好在家享受最后几日安逸日子吧。”
可喜当天魏楹回来得挺早的。大概是想着汪氏头一天搬过来,儿女也都在,想吃个团圆饭吧。
晚饭便又是摆在了汪氏的正房。
魏楹被小豆沙牵着去看两个儿子、两个兄弟替他翻的地。
这儿,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他休闲的场所了啊。
亏小寄想得出来,让他来种地。
“爹,娘说她如今就等着吃您种出来的菜了。小豆沙也想吃。”
魏楹笑笑,“呃,等着吧。”
他能种出跟他娘当年一样,比别人家矮一茬的菜都算是极大的成功了。
不过,这样的想法丝毫没有影响他看到小包子四叔侄站都站不直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番教训。
训得他们头都抬不起来。
沈寄也不求情。
今儿听他说畅快了,回头倒是要看看魏相种地的本事。
最后还是汪氏道:“楹儿,这都要吃饭了。怎么教训起孩子来了?让他们好好吃饭。”
汪氏发了话,魏楹就不言语了。
让小包子他们都觉得有祖母|大娘在真好。祖母要是一直住在家里就更好了。
一大家子圈了满满当当一桌,很是热闹。
其实贾氏这会儿也在京城。
贾氏要等着宁哥入学后再回去,没有和其他人一道。
不过他们母子这会儿去贾氏娘家一个亲戚那里了。
吃过饭,魏楹果然去看小包子和小馒头的行囊。
看着满满的十几个箱子,他问沈寄:“你没把关啊?”
沈寄摸摸肚子,“我没那精力啊。再说我什么都做完了,你干什么啊?”
魏楹问儿子,“这么多箱子,带得了么?”
小馒头小声道:“娘说,我们可以搭信哥的顺风车。”
“你们三个人,一人好几个箱子,是要摞到车顶上去?都给我打开!”
经过魏楹一番精简,最后小包子和小馒头合起来只剩下了一个箱子。
就装了一身换洗衣服,因为是冬装所以才塞满了一箱。而且还是特地新做的粗布衣服。
他说书院什么都发,一样都不用带。
之前那样,哪是去求学的,是富家公子哥儿出门远足呢。
等他转过身,小馒头偷偷拉扯沈寄的袖子。
不是吧,这个样子把他们赶出去,就快赶上逐出家门了。连银子都被搜走了啊。
看来接下来的日子,真的要打信哥的秋风了。还真是坐实了他们是从淮阳老宅来的穷亲戚。
沈寄笑笑,做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娘,您不能见死不救啊!”
沈寄把小儿子的手拍开,“什么见死不救,你们吃不饱穿不暖么?之前我说要给你们送吃的、喝的,你们还嫌我烦呢。”
小包子道:“娘,没有这回事。”
小豆沙道:“放心吧,二哥、三哥。回头我会跟着王爷一道给你们送温暖去的。”
三日后,信哥坐着马车来接三个堂弟。
他觉得很郁闷。
大伯让小包子、小馒头以淮阳来的亲戚的身份去入学,他倒是在书院成了香饽饽了。
“你们就这点

